抗炎合剂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凝血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抗炎合剂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凝血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ID:36754963

大小:71.68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14

抗炎合剂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凝血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_第1页
抗炎合剂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凝血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_第2页
抗炎合剂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凝血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_第3页
抗炎合剂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凝血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_第4页
抗炎合剂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凝血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炎合剂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凝血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抗炎合剂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凝血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作者:李越华,蔡枫,卜建宏,杨兴才【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抗炎合剂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的疗效。方法63例确诊为SIRS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除应用各自常规治疗外,治疗组30例采用抗炎合剂治疗,与对照组33例进行比较,观察不同时段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不同时段TNF-α、IL-1、PLT及D-二聚体的变化。结果治疗组采用中药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3d后PLT均有下降,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D-二聚体均有上升,但无差异;TNF-α对照组上升,治疗组变化不明显

2、,无统计学差异。IL-1均有上升。治疗7d后,对照组PLT下降持续,治疗组有一定程度恢复(P<0.01),D-二聚体均有上升,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TNF-α对照组上升,治疗组下降(P<0.05),IL-1对照组变化不明显,治疗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抗炎合剂治疗SIRS患者有效。【关键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炎症反应;凝血功能;抗炎合剂12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继发于严重创伤、感染、组织坏死和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等之后出现的过度炎症反应[1],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主要发病基础,而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对病情发展起加

3、速作用。如能尽早采取有效措施,阻断炎性反应及保护好凝血功能,就有可能逆转疾病的发展。近年我科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口服或鼻饲自制中药抗炎合剂阻断SIRS向MODS发展取得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与方法本组63例均为我院2006-08~2008-08的急诊病区及重症监护病区(ICU)患者,男34例,女29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65.8±8.7)岁;病例包括重症感染42例,休克8例,心肺复苏术后4例,中毒3例,创伤3例,肿瘤3例。所有患者既往均无凝血功能障碍病史,慢性免疫系统疾病,且排除近二月内应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出血和手术史。排除D

4、IC患者。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在原发病基础上,符合1991年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和危重病医学会制定SIRS诊断标准[1]。其中符合两项病例31例,符合三项病例18例,符合四项病例14例。12  1.2.2中医症候入选标准参照《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及《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第2版)拟定热毒互结证:发热或汗出不解,气促,口渴不欲饮,脘腹痞满,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入选患者中医证候必须满足上述6项中医主要证候;同时可以兼有便溏薄或干结,胸腹出现红疹,皮肤、巩膜发黄等次要证候。经两名高年资主治及以上中医师同时判定满足中医主要证候者入选。  1.3分组随机分为治疗和

5、对照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3例,分组前均进行APACHEⅡ评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1.4治疗方法两组均进行各自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加用抗炎合剂(由上海市中医医院制剂室提供),组方含生大黄、黄芩、厚朴、败酱草,上方浓煎50ml,日分两次,口服或鼻饲,应用7d。  1.5观察指标全部患者均于入院当天、治疗后3d、治疗后7d分别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血小板,D-二聚体。  1.6中医证候评分方法及疗效判定入院后当天及治疗后7d,进行中医证候疗效比照。对中医主症证候,根据消失、轻、中、重度分别计分0,2,4,6分,中医次症证候,

6、根据消失、轻、中、重度,分别计分0,1,2,3分。证候疗效率=12(治疗前的证候总积分-治疗后的证候总积分)/治疗前的证候总积分×100%。疗效判定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临床控制:治疗后证候疗效率≥95%。显效:治疗后证候疗效率为70%~94%。有效:治疗后证候疗效率为30%~69%。无效:治疗后证候疗效率<30%。临床控制、显效和有效统称为总有效率。  1.7统计学处理结果中数据以±s表示,采用SPSS10.0版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P<0.01为差异极显著。  2治疗结果  2.1临床疗效治疗前两组临床情况相

7、似,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1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比较  2.2炎症因子检查  2.2.1TNF-α随着病情的进展,对照组TNF-α血浆水平逐步上升,但组内比较无差异。治疗组TNF-α血浆水平治疗后3d有初步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7d后较前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明显(P<0.05)。12  2.2.2IL-1对照组IL-1血浆水平第3天有显著上升,至第7天有轻度回落,较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