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课练(配套) (2)

课课练(配套) (2)

ID:36759560

大小:267.0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5-14

课课练(配套) (2)_第1页
课课练(配套) (2)_第2页
课课练(配套) (2)_第3页
课课练(配套) (2)_第4页
课课练(配套) (2)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课练(配套)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编写说明2第8单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4第二十一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4第一节生物的无性生殖4实验报告5酵母菌的出芽生殖5实习报告6植物的嫁接6第二节植物的有性生殖7探究报告9果实和种子适应传播的结构9第三节昆虫的生殖与发育10第四节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11第五节鸟类的生殖与发育12第二十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3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3第二节人的性状和遗传14第三节人的性别决定15第四节遗传病和优生优育16第五节生物的变异17第9单元 生物技术18第二十三章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18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18实验报告19酿制酒酿19第二节 食品保存20

2、探究报告21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21第二十四章 现代生物技术22第一节 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22第二节 关注生物技术23第10单元健康地生活24第二十五章疾病与免疫24第一节传染病24第二节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26第三节免疫27第二十六章珍爱生命29第一节远离烟酒29探究报告30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30第二节拒绝毒品31第三节关注健康3232编写说明在新世纪的第一年,也就是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阶段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随之开始在全国试用。这次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8次课程改革中最为广泛、最为深刻的一次,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

3、成部分。无疑,这次课程改革对于2l世纪中国教育的发展,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江苏出版集团是在出版体制改革中应运而生的一家实力雄厚的出版企业,下属9家出版社。江苏出版集团积极参与这次国家课程改革,根据新课程标准组织开发了多种教材,许多已经通过教育部审查,在全国范围试用。目前,江苏出版集团已经成为全国中小学教材建设的一个重要基地。在教材之外,开发相关的各种出版物,为课程标准的实施提供课程资源,也是江苏出版集团及其直属出版社工作的重要思路。为此,集团整合几家出版社,共同推出了这套与课程标准实验新教材配套的“学习与评价”系列教辅用书。我们以课程标

4、准的精神作为编写的指导思想,在命题中努力实施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评价建议”的精神,将课程标准的基本构架——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地体现出来。为了方便教学,我们设计了几个功能不同、各具特色,而又联动呼应、构成系统的栏目,并且以课文(课时)作为编写的基本单位。32课程标准对于广大读者是新事物,对于我们编者同样也是新事物。再加上编写时间仓促,因此这套教辅用书肯定会有许多不足之处。我们非常希望听到读者朋友的宝贵意见,以利于未来的进一步修订。江苏出版集团2003年7月32第8单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第二十一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第一节生物的无性

5、生殖一、填空题1.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在条件适宜的环境里,水螅的身体上长出芽体,并形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_________________。2.植物的根、茎、叶是营养器官。植物依靠营养器官进行的无性生殖,叫做_________________。其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嫁接中,要使接穗和砧木的_________________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新分裂出来的细胞才能愈合在一起,提高成活

6、率。二、简答题如果你是一位园艺师,你能设计通过嫁接技术在苹果树上结出梨的方案吗?三、识图题在下列各种装置和条件中,能够完成植物组织培养的装置和条件的是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实验报告酵母菌的出芽生殖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方法、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