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吊式截石位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悬吊式截石位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ID:36760246

大小:61.6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4

悬吊式截石位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中的临床应用_第1页
悬吊式截石位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中的临床应用_第2页
悬吊式截石位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中的临床应用_第3页
悬吊式截石位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中的临床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悬吊式截石位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悬吊式截石位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总结悬吊式截石位手术体位在20例先天性巨结肠切除术术中的临床应用,观察患儿的临床应用效果、安全性和其预后。方法所有病例全部采取自行设计悬吊式截石位手术体位进行手术。结果采取自行设计的悬吊式截石位,明显缩短手术前的准备时间,手术操作方便,术中可根据主刀医生的需要随时变换为平卧位和截石位,20例患儿愈后良好。术后无1例患儿发生下肢的水肿、瘀斑、瘀痕及深静脉血栓发生,无肢体感觉障碍。充分适用于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切除术的体位安置,有临床推广价值。结论自行设计悬吊式截石位减少手术准备时间,便于主刀医生的术中

2、操作,改变体位方便,术后无并发症,适于临床推广。【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手术体位悬吊式截石位先天性巨结肠是结肠和直肠肌间壁的肌间神经节细胞缺如,以便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消化道发育畸形[1]。手术为该病的治疗的首要方法,为了使患儿顺利度过手术关,正确的体位安置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我院于2006年1月至2008年9月共收治了20例10岁以下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采用了经肛门和经腹会阴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对患儿的手术体位进行了自行设计,即悬吊式截石位。主刀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可根据手术野暴露的需要随时变换为平卧与截石位,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41临床资料

3、2006年1月至2008年9月我院共收治10岁以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20例,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9天-9岁。经腹会阴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7例,腹腔镜辅助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7例,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6例,手术时间1-3小时,全部治愈。2方法2.1常规截石位的摆放和固定全麻后,将患儿移至床尾端,双腿放于支腿架上。患儿身子短小的用两个小沙袋放在患儿两腿腘窝处,使双腿髋关节、膝关节屈曲,并用棉垫保护,再用绷带固定于床缘,然后取下床尾,臀下垫一橡胶单,采用此种体位至手术结束。2.2自行设计悬吊式截石位的方法和应用2.2.1术前准备术前1日访视患儿。巡回护士

4、通过查阅病历,与医生沟通及与家属交谈,尽可能了解患儿身体状况,准确称量体重,正确评估患儿,洗手护士了解手术方式及术中特殊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准备充分。2.2.2巡回护士的配合术前晨手术间备齐所需用物,调节室温24-26℃,选择上肢静脉或头皮静脉留置针输液,协助麻醉师行气管插管全麻,患儿平卧,双上肢外层不大于90度,固定于软垫上。2.2.3洗手护士配合体位摆放42.2.3.1备好手术所需的各种无菌物品。另备:18cm布巾钳2把,无菌绷带2个,双层治疗巾2张。协助术者腹部至大腿会阴部皮肤消毒后,铺切口巾,用无菌治疗巾包裹患儿膝关节至足部,再用无菌绷带缠绕后

5、打结,将双腿放在大铺单切口上方。其余同腹会阴部手术铺巾方法。2.2.3.2术中体位变换的应用平时为平卧位,当需要改变为截石位时,将患儿双下肢提起,分开,用两把布巾钳夹持于麻醉架外的无菌巾上,夹持时,切勿将无菌巾穿透,以免污染。术中可根据暴露的需要调整患儿双下肢的高度及外展角度,直至满意为止。需要时,将患儿双下肢放平,即变换为平卧位。经腹会阴先天性巨结肠切除患儿,手术开始时,患儿平卧位,游离病变肠段满意后,改用悬吊式截石位,此时即将患儿双下肢提起,分开,悬吊于麻醉架外,显露会阴、肛门,游离齿状线粘膜向上至腹膜返折,从肛门拖出病变肠管,切除病变肠管后,行肌

6、鞘内的结肛吻合术。2.2.3.3术后观察(1)立即观察:双腿及骶尾部没有压痕,没有瘀斑,没有水肿,足背动脉搏动良好。(2)术后6小时观察:患儿双腿活动自如。可交流患儿(>5岁)无1例诉远端肢体发麻。(3)无1例发生深静脉血栓。(4)无1例发生肢体感觉障碍。3讨论3.1经肛门及经腹会阴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我们对患儿术中体位进行了设计:即平卧→悬吊下肢肢体(改进后的体位)→4平卧。改进后的体位缩短了摆放体位时间,改善了患儿术中手术野暴露,要优于常规截石位。术中可根据手术进程选择最佳时机,又减小了增加骶尾部压疮的几率。常规截石体位摆放时间长,易发生腘窝处血管

7、神经及其他功能损伤,易发生压疮。自行改进后的体位,不需用支腿架、沙袋等用物,不用移动患儿臀部至床尾,体位摆好后对气管插管无影响,缩短了摆放体位及准备时间,从而缩短了手术时间。3.2截石位是最容易损伤的体位[2]。改进后的体位克服了传统的截石位的诸多缺点,减少了长时间截石位对腘窝血管神经的受压机会,减少了长时间下肢处于非功能位,从而减少了因体位摆放不当引起的并发症。改进后的体位取材普通,充分暴露会阴部的术野,固定安全,不会左右摆动,并利于术中保温,以降低术后感染率。3.3避免机械性损伤过胖及年龄超过10岁的患儿不主张采取此体位。选择大小合适的双层无菌巾包

8、裹,以防受压。改变体位时,保护气管插管不被拖出。导尿管要充分固定。选择大小合适的电极板,将其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