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导学案(湘教版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导学案(湘教版

ID:36764534

大小:23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5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导学案(湘教版_第1页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导学案(湘教版_第2页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导学案(湘教版_第3页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导学案(湘教版_第4页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导学案(湘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导学案(湘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导学案(湘教版•必修Ⅱ)目标锁定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的背景;2.运用具体文献资料(教科书资料或师生收集的相关资料)分析古代人的人地关系思想;3.全员参与、自主学习、积极讨论、踊跃展示、大胆质疑;4.激情投入,享受成功,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新知存盘一、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1.人类社会早期生产力水平:;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极为有限,地适应环境;对人地关系的认识:。2.农业社会时期生产力有了的发展;人类活动:以畜力和金属工具进行;对环境影响:加大,要求自然;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出现的思想,进而出现和思想。二、现代人

2、地关系思想的发展1.工业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18世纪中叶始于英国的,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人类活动:大规模地使用和;对环境的影响: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空前的和;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F·拉采尔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认为各地区人类活动取决于所在的的性质。拉采尔的观点发展成为近代的。2.二战以后环境问题:、、问题日益严重;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谋求人地,出现了;和谐论,又称为,它主张人类应,。,又出现了一种更新、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论——。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等诸多因素相协调,是从更高层次和更广泛的意义上来阐述人地关系。合作探究【活动探究一】人类生存繁衍的历史,就是人

3、类社会同大自然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和不断进化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和人地关系也在不断深化和发展。在不同时期,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行为表现和作用后果不同。材料一:1.齐之水,道躁而复,故其民贪粗而好勇;楚之水,淖(nào)弱而清,故其民轻果而贼;越之水,浊重而泊,故其民愚疾而垢。(春秋·管仲·《管子·水地》)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国·孟轲·《孟子·公孙丑》)3.人类应制天命而用之。(战国末期·荀况·《天论》)4.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谷·第三》)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合作探

4、究思考一:释意,并说明上述说法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分别是哪种理论?7思考二:阅读教材,结合上述说法的时代特征,小组讨论总结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大致可分为哪几个阶段,以及各阶段形成的主要思想或理论,试着以课文知识框架的形式呈现出来。时间生产力水平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地关系思想)人类活动环境问题采猎文明时期农业文明时期工业文明时期后工业文明时期思考三:说明引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不断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活动探究二】材料一:图的右侧表示世界14种重要资源的预期寿命,其中深色条框表示按指数增长的预期寿命,浅色条框表示消费水平不增长条件下的预期寿命。左侧条框表示各种矿物消费

5、的年增长率。7材料二:1970~2050年全球人口增长和人均土地利用变化趋势材料三:7世界环境污染情况分布思考一:上述三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思考二:在上述三则材料所描述的情况下,人类提出了哪种人地关系思想理论?课堂反馈1.随着人类文明的演变,人地关系的认识水平也在变化。下列关于不同时期人地关系思想的叙述,正确的是()A.采猎文明时期——改造自然B.工业文明时期——崇拜自然C.农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D.现代文明时期——谋求人地协调2.中国古人的行为或主张蕴含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A.以人为本,人定胜天B.竭泽而渔,焚薮而田C.封山育林,定期开禁D.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6、我国古代道教就有“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和一”的思想。据此回答3-4题。3.下列有关该人地关系思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于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农业社会鼎盛时期B.是一种能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论C.倡导人类要遵循自然规律办事,切忌试图改造自然、征服自然D.核心思想是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力4.符合该思想的做法是(  )A.跨流域调水     B毁林开荒C.过度抽取地下水   D.在草原地区大量捕杀鸟类7“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比喻,使人们想到牧童在放牧时,只管放牧而不顾草原的破坏。它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K.E.博尔丁提出的

7、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的经济模式。这种经济的主要特点就是大量地、迅速地消耗自然资源,把地球看成取之不尽的资源无限度的索取,同时,造成废物大量累积,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据此回答5-7题。5.下列恶果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  )A.土地沙漠化     B.大气污染C.破坏性地震     D.温室效应6.下列经济模式不属于“牧童经济”的是(  )A.刀耕火种,毁林开荒  B.南水北调,发展生产C.围湖造田,开垦荒山  D.发展工业,不管排放7.“牧童经济”符合(  )A.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  B.人类中心论思想C.人地相关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