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分类》PPT课件

《微生物的分类》PPT课件

ID:36766195

大小:260.26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5-10

《微生物的分类》PPT课件_第1页
《微生物的分类》PPT课件_第2页
《微生物的分类》PPT课件_第3页
《微生物的分类》PPT课件_第4页
《微生物的分类》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生物的分类》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一章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第一节微生物的分类单元第二节微生物的命名第三节微生物的分类依据和方法第四节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第五节各大类微生物的分类系统纲要微生物分类:是按M的亲缘关系相似程度把M归入各分类单元或分类群(taxon),以得到一个反映M进化的自然分类系统,可供鉴定用的检索表以及可给出符合逻辑的名称的命名系统。任务:分类(classification),鉴定(identification)与命名(namenclature)步骤:(获得纯培养物后)1.据形态特征鉴别其属于哪一大类(B,A,Y,M)。2.据其生

2、理生化特征,生态特征,免疫特征和遗传特征等。借助于检索表或鉴定手册来依次确定是属于哪个目,科,属,种。3.最后与该种的模式种加以比较并命名。第一节微生物的分类单元微生物的分类单元也是种。微生物种——是显示高度相似性,亲缘关系极其接近,与其他种有明显差异的一群菌株的总称。具体分类时,常用一个被指定的,能代表这个种群的模式菌株或典型菌株(typestain)作为该种的模式种来定种。一、种以上的分类单元二、种以下的分类单元㈠亚种(Subspecies,subsp,ssp.)㈡变种(Variety,var.)㈢型(form

3、)㈣菌株(strain),又称品系㈤培养物(culture)㈥居群(population)(群体、种群、群丛)目前正式分类单元非正式分类单元超纲亚纲亚目亚科族亚族域(Domain)界(Kingdom)门(Phylum或Division)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亚种(Subspecies)群、组、系种型、居群、菌株、培养物亚种㈠亚种(Subspecies,subsp,ssp.)——是种的进一步细分的单元,一般是指在某一个特征上与模式种有明显而稳定差异的菌株

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厌氧亚种Staphylococcusaureassubsp.anaerobius㈡变种(Variety,var.)(一般认为是亚种的同义词,现不主张使用)例:蜡状芽孢杆菌的荧光变种Bacilluscereusvar.fluorescens产黄绿色荧光色素。㈢型(form)(曾用作菌株的同义词,现已废除,仅作若干变异型的后缀)。例:生物变异型(biovar),形态变异型(morphovar),致病变异型(pathovar),噬菌变异型(phagevar)血清变异型(serovar)等。㈣菌株(s

5、train),又称品系:一个菌株是指由一单细胞繁衍而来的克隆或无性繁殖系中的一个M或M群体。㈣菌株菌株实为一个物种内遗传多态性的客观反应,几乎是无数的;菌株强调的是遗传型,因此,一旦菌株发生突变,遗传重组,均应标新菌株名;菌株与克隆的(即无性繁殖系)的概念相同;同一种不同株之间,作为分类鉴定的主要性状虽相同,但作为非鉴定用的“小”性状可以有很大差异。(如:生化性状,代谢产物,和产量性状)菌株的名称都放在学名后面(见后),可随意用字母,符号,编号或混合型等方式自作决定。一些菌株EscherichiacoliK12大肠

6、杆菌K12菌株E.coliO-157:H7致病性大肠杆菌(O、H表示抗原特征)EscherichiacoliB大肠杆菌B菌株BacillussubtilisAS1.398蛋白酶高产的枯草杆菌BacillussubtilisBF7658α-淀粉酶高产的枯草杆菌CorynebacteriumpekinenseAS1.299谷氨酸高产的北京棒杆菌BifidobacteriumbifidumATCC29521双歧双歧杆菌的一个模式菌株ATCC-(AmercianTypeCultureCollection)AS-中国科学院(

7、AcademiaSinica)BF-北京纺织工业局科学研究所㈤培养物(culture):是指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微生物细胞群或生长物。㈥居群(population)(群体、种群、群丛):是指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组合。每一个物种在自然界中的存在,都有一定空间结构,在其分散的、不连续的居住场所或分布区域内,形成不同的群体单元,这些群体单元称为~。第二节微生物的命名俗名(commonname,vernacularname)是通俗的名字,简洁易懂,记忆方便,但它的涵义往往不够确切,且有使用范围和地区性等方面的限制。(区域性)

8、学名(scientificname)M的科学名称,按照有关M分类的国际委员会拟定的法则命名的。由拉丁词,希腊词或拉丁化的外来词组成。(国际上统一使用)一、双名法属名+种的加词+(首次定名人)+现名定名人+定名年份(必要,用斜体排字)(可省略,均用正体排字)⑴每一种M的学名由两个拉丁字,希腊字或拉丁化了的其它文字组成;⑵属名在前,用名词,字首字母大写,种名在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