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教学设计

《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教学设计

ID:36766389

大小:2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5

《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教学设计_第1页
《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教学设计_第2页
《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教学设计课程标准:知道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等名医名著;知道《天工开物》等重要著作。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的作者、内容及在中国科技史上的地位;归纳概括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取得成就的原因,培养归纳和概括的能力;分析西方传教士来华的主观目的和客观效果,培养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通过师生思维对话,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热爱科学的热情,虚心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态度;树立人类共存的价值观,及为人类的

2、和平、文化交流做贡献的伟大理想。教学重难点:重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和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的内容和历史地位。难点:分析西方传教士来华的主观目的和客观效果。教学过程:一、自学探究:(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有疑问的地方作出标记并提出来。)二、讲评新课1.《本草纲目》(1)创作过程: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正式行医的同时,到各地进行实地考察,广泛采集药物标本,搜集民间药方,并亲自进行药物性能试验。经过27年的不懈地努力,他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2)

3、内容特点:这部书收入药物1892种,医方11000多个。插图1160幅,内容丰富,考订详细。(3)地位称号:当时这部书虽然未受到朝廷的重视,但刊行之后却广为流传,后来陆续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2.《天工开物》(1)创作过程: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深入到工农业生产现场,进行调查和探索,写了一部《天工开物》。(2)内容特点:书中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朝时期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个生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

4、3)地位称号:这部书后来被译成多种外文,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3.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1)利玛窦来华利玛窦是明末来华的天主教传教士。1601年,他到北京传教,同时向中国士大夫介绍西方的自然科学。他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地图,开扩了中国人的视野。他和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共同翻译了《几何原本》。他还把在中国传教期间的经历和见闻,写成了《利玛窦札记》。1610年,利玛窦在北京病逝,终年59岁。利玛窦死后,明神宗破例批准将阜城门外二里沟的一块地赐作利玛窦的墓地。利玛窦的陵墓具有典型的西式风格,坐北朝南,

5、四周有砖砌的花墙。墓前立一石碑,碑上刻着“耶稣会士利公之墓”八个大字。(2)《农政全书》1)内容特点:科学家徐光启为中西科技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农政全书》中不但记载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而且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技术。2)历史地位:《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也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三、探究思考1.明清时期我国科技巨著的特点总结起来明清时期的科技巨著具有以下特点:继承和总结①从内容上看:多、全──总结性的巨著,是集大成之作。②从价值和影响上看:虽无突破、创新,但传统科技仍处在世界领先地位。③从

6、人的主体行为看:勤奋钻研、身体力行、注重调查研究——献身科学的精神。④从部分内容看:开始涉及西方自然科学传入,如《农政全书》和《天工开物》2.明清时期中国科技为什么落后于世界了?(1)统治者对科技发展重视不够(2)缺少物质基础和动力(3)实行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和贸易的“闭关锁国”政策(4)科举制度日益僵化,文化政策日益反动四、课堂总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