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红壤丘陵坡地的环境特征与可持续利用问题

华南红壤丘陵坡地的环境特征与可持续利用问题

ID:36770625

大小:207.5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5

华南红壤丘陵坡地的环境特征与可持续利用问题_第1页
华南红壤丘陵坡地的环境特征与可持续利用问题_第2页
华南红壤丘陵坡地的环境特征与可持续利用问题_第3页
华南红壤丘陵坡地的环境特征与可持续利用问题_第4页
华南红壤丘陵坡地的环境特征与可持续利用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华南红壤丘陵坡地的环境特征与可持续利用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卷5期594~599页山地学报Vol.20,No.5pp594~5992002年10月JOURNALOFMOUNTAINSCIENCEOct.,2002文章编号:1008-2786(2002)05-0594-06华南红壤丘陵坡地的环境特征与可持续利用问题肖辉林(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50)摘要:系统地论述了华南红壤丘陵坡地的自然条件、发育演化、土壤性质和植被结构特征,分析了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探讨了可持续利用的对策。指出坡地改良利用的目标是使坡地自然生产力提高;在坡地改良利用中,生态持续性是前提,经

2、济持续性是目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各项开发利用的对策、措施都要以提高坡地自然生产力为中心,使坡地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协调地持续发展。关键词:红壤丘陵坡地;华南;环境特征;自然生产力;可持续利用中图分类号:S284文献标识码:A华南粤桂闽琼四省(区),山地丘陵多,平原少,1.2风化壳具有灾害性的地质基础与面蚀-沟蚀而丘陵坡地大部分为红壤。华南红壤丘陵坡地,是-崩岗的特殊演化规律华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极其重要的资源。但红壤丘坡地的发育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不同地质陵坡地长期以来受到人为干扰和不合理利用,生态构造、岩性,

3、不同地理条件(地形、气候、水文等),不环境恶化。本文结合作者长期参加南方山区的综合同植被及其覆盖度,人类活动,都对坡地的发育演化科学考察工作,对其环境特征与可持续利用问题进有重要影响。自然因素导致坡面的风化和常态侵行探讨,为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蚀,使坡地有规律地演化;人为的盲目活动,可瞬间破坏坡地,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1坡地的自然环境特征风化壳的形成、发育,对坡地的演化也有重要影响。分布在华南地区的岩石,在气候的长期作用下,1.1高温多雨,水热同期可发育成巨厚的风化壳,尤以花岗岩类的风化壳最华南地处热带亚热带,属季风型气候

4、区,高温多[5]为典型。花岗岩类在华南地区分布很广,地貌上多雨,水热同期。据统计,华南坡地年日照时数2为丘陵、台地。华南气候极有利于花岗岩类风化壳1800h~2600h,年太阳总辐射量448kJcm~5742的发育。该岩类风化壳在植被破坏后,往往造成严kJcm,年均温20~26,最冷月均温11~21重的水土流失,是灾害性的地质基础。,最热月均温28~29,10积温7500丘陵台地坡面的发育演化,在基本条件相似的~9400;没有气候学意义上的冬季,植物终年生情况下,厚层风化壳具特殊作用,是山体破坏的重要长,喜温植物

5、在!冬季∀一般也不停止生长。加上水因素。风化壳山体具二元结构,上部为松散的风化热同期,农作物一年可3~4熟。土地的生产潜力很22带,下部为坚硬的微风化基岩,厚风化壳存在的山大,光合潜力98700kghm~126450kghm,光温潜22坡,具有形成面蚀-沟蚀-崩岗的特殊演化规律。力97500kghm~126450kghm,光温水潜力9222坡形坡度的差异有其特殊意义:(1)2#~3#是开始侵070kghm~98700kghm。这无疑为红壤丘陵坡蚀的临界坡度;(2)15#~20#为强侵蚀坡度;(3)>40#地的发育演化提供了

6、环境条件,也为高产高效农业的坡面,冲刷作用显著减弱,重力作用增强,坡面破的发展提供了光热保证。[1]坏后极易产生重力崩塌。收稿日期:2002-02-27;改回日期:。基金项目: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作者简介:肖辉林(1961-),男(汉族),广东潮阳人,副教授,从事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和期刊编辑工作。5期肖辉林:华南红壤丘陵坡地的环境特征与可持续利用问题595掌握坡地发育演化规律,对于防治水土流失,合季节明显,季节性干旱比较普遍,春旱、秋旱、伏旱比理利用坡地,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较频繁。1.3坡

7、地红壤风化淋溶强烈,具酸、粘、瘦特点就粤琼两省而言,总趋势是:春旱南重于北,愈红壤属于铁铝土纲中的湿润铁铝土亚纲。华南往南愈重,海南(尤其是琼西南、琼南)、雷州半岛和丘陵红壤包括砖红壤、赤红壤、红壤等3个土类,分广东南部为重春旱区;粤北属轻春旱区,其余地区为别分布于热带、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中春旱区;秋旱在广东是北部、东部突出,在海南是华南砖红壤主要分布于海南、雷州半岛,在广西沿海重于内陆、北部重于南部,西部沿海最显著,中南部的热带北缘也有少量分布。砖红壤分布区具有部山区较轻微。高温多雨、长夏无冬、干湿季节明显的季风特点,原在广西,降

8、雨分布是东多西少。虽然广西各地生植被为热带雨林或季雨林,生物积累与分解作用年降水量均大于蒸散量,即水分有盈余,但盈余的水强烈。在雨林下,表层有机质含量高达80gkg~100分主要消耗于地表径流和土壤渗透。而就某一时期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