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孝道观的形成与演变

儒家孝道观的形成与演变

ID:36773302

大小:429.0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5

儒家孝道观的形成与演变_第1页
儒家孝道观的形成与演变_第2页
儒家孝道观的形成与演变_第3页
儒家孝道观的形成与演变_第4页
儒家孝道观的形成与演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儒家孝道观的形成与演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3期)儒家孝道观的形成与演变张践:。,内容提典铭家孝道观是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民族最大的文化特质同时孝道观也、。、、周,心表现为传统宗教中的祖先崇拜观念,有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夏商三代孝亲之发、。,挥着维系宗族团结协调人际关系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开创的儒家学说对传统宗教中的孝道,思想进行了新的诊释使其从一种虔诚礼敬的宗教伦理变成了一种对家族生活反思的人生哲。,;学从宗教祭祀活动变成了深入社会的家庭规范秦汉以后封建统治者夸大了孝道的引申意义“”,,,以孝治天下使

2、之变成了一种国家政治哲学一方面掩盖了阶级国家的实质另一方面也歪—。,“”。,曲了孝道伦理的本身意义在现代公民社会里家庭仍然发挥着抚幼养老的社会职能因而,仍然是。儒家的孝道观复归其本来意义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儒家孝道关链词。,,中国文化历来有注重孝道的传统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孝道仍然得到了全世界华人的认同被视为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大特。,,质如果我们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孝道的演进就不难发现孝道与人类其他道德一样也有一、、。,,个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正因为儒家

3、孝道观是一种反映人类自身发展规律的具有生命的,,。不断流转变化的学说所以它也一定能适应今天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发挥积极的社会作用一、古代宗法宗族社会与祖先崇拜,,。远古的宗法宗族社会里初民的爱亲之心表现为传统宗教中的祖先崇拜儒家经典(礼记·郊特牲》解释敬祖的意义时说:“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祖先崇拜是为了使子孙后代永远。·:“、,。”不忘祖先的开拓之功(礼记坊记》修宗庙敬祀事使民追孝也当时虽然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孝道但尊敬爱戴崇拜本族长者老者的情感已经发生在宗族社会里以祖先崇拜。·:“,

4、,为核心观念的传统宗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尚书尧典)帝尧曰放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崇拜统一的祖先是使某一血缘团体保,。,,。持一致共同对外的基础有了本氏族内部的团结才能联络其他氏族团体结成巩固联盟,:“,,,关于夏王朝的宗教生活孔子说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献。”·,。,冕((论语泰伯》)众所周知孔子对鬼神的存在持存疑态度但是他对大禹崇敬祖先自己菲食,。,恶衣却隆重丰盈地大搞祭祀活动大加赞美研究殷墟的甲骨卜辞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

5、,宗教祭祀活动的发达殷人心目中的最高神是上帝上帝左右着世间的风雨云雷生死祸。,。,“福殷王几乎是事无巨细样样贞问于上帝但是根据陈梦家的研究卜辞中并无明显的祭”,,,((祀上帝的记录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57页)因为殷人认为凡人不能直。“”,,接与上帝交通殷王死后宾于帝灵魂随侍于帝廷时王只能通过祭祖这条唯一渠道沟通上,、、。,帝所以殷王祭祖虔诚隆重频繁殷代宗教祭祀祖先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物质财富而且以活,。·,,,:“人作为牺牲其野蛮性令人发指(礼记表记》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

6、,,。”、,而后赏尊而不亲其民之敝荡而不静胜而无耻通观夏殷两代的宗教显然还处于一种较,。,,,低的水平处处带有原始宗教的痕迹殷人虔信鬼神祭祀频繁重鬼治而轻人治尚未形成“”。。,孝道的宗教伦理对民众单纯依靠鬼神的威慑力量来增加统治者的尊严在宗法体系中“”,“”。突出了人际关系中上下等级尊尊的一面而忽视了血缘关系中亲亲的一面,,,,公元前n世纪武王伐封以周代殷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不止是王朝的替代而是社会结。,。,构上的重要变化自西周始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宗法分封制度配合政治制度的变革周公,,在意识形态中也进

7、行了相应的变革使传统的宗法性宗教向人文化的方向发展为之增加了道。,:德伦理方面的内容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指出德与孝是周代统治阶级的道德纲领“”,“”。,,德以对天孝以对祖是周代伦理的特色((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92,。,页)从周代开始明确提出了孝的观念最为可靠的证据是出土的周代金文在西周的青铜器,。,。中孝字已经大量出现(三代吉金文存)中孝字共104见(西周金文大系考释)中36见除,。:“”,去两书中重复的部分共有讲孝的铭文112则(查国昌(西周幸意试探》(中国史研究》、,

8、,1993年第二期)产生于殷周之际的(尚书》(周易)以及稍后的《诗经》其中关于孝的论述更。。是比比旨是可见孝道在周代已经是一种相当普遍的道德伦理了,:“”“”。:“,在西周金文中与孝字连用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追字和享字如用追孝于其父母。”“,。”“用锡永寿((寺节遗殷》)用享以孝于我皇祖文考用祈勺眉寿((王孙逸者钟》)用享孝于兄、、,”。“”。“”、“”弟婚靖诸老用祈勺眉寿(《交季良父壶》)显孝于神((克鼎))从享孝追孝等字,,。,的用法看金文中的孝字主要还是针对故去的祖先的但是在大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