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戈尔佐洛图斯基访谈录

伊戈尔佐洛图斯基访谈录

ID:36773820

大小:435.39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15

伊戈尔佐洛图斯基访谈录_第1页
伊戈尔佐洛图斯基访谈录_第2页
伊戈尔佐洛图斯基访谈录_第3页
伊戈尔佐洛图斯基访谈录_第4页
伊戈尔佐洛图斯基访谈录_第5页
资源描述:

《伊戈尔佐洛图斯基访谈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8年第1期俄语语言文学研究2008,№1总第19期RussianLanguageandLiteratureStudiesSerial№19伊戈尔·佐洛图斯基访谈录任光宣(北京大学,北京100871)提要:2007年8月4日,北京大学任光宣教授去莫斯科郊外的别列杰尔金诺(俗称“作家村”)拜访了俄罗斯作家协会前主席,俄罗斯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果戈理研究专家伊戈尔·佐洛图斯基(1930年生),与后者就俄罗斯文学诸问题进行广泛的交谈,现将谈话内容整理如下。关键词:伊戈尔·佐洛图斯基;果戈理;俄罗斯文学中图分类号:I109.9文献标识码:A任:时间过得真快,一晃

2、4年过去了了,我记得上一次与您见面是在2003年莫斯科召开的“索尔仁尼琴:艺术创作诸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您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评论家,我阅读过您的许多著作,关于您的评论也很多。您的文学批评文章尖锐犀利,评论到位,我很喜欢读您写的东西。但我感兴趣的一件事情是,有人撰文说上个世纪70年代,您在《抉择时刻》一书中曾经与如今当红后现代主义作家维克多·叶罗菲耶夫进行过争论。佐:我在这本书中并没有与叶罗菲耶夫进行争论。而是我去年出版的一本书,叫做《从格里鲍耶多夫到索尔仁尼琴》一书中有一篇文章,其中特别提及了叶罗菲耶夫以及他的“理论”,因为他以此理论为基础摆出一副评

3、论家的姿态。叶罗菲耶夫的理论是这样的:人天生是群居动物,人身上的恶大大超过人身上微小的善。他本人是这样对我说的,亦是这样写的。他还出版了一本作品集,叫做《俄罗斯恶之花》。任:这本书已经被译成中文,还有他的小说《俄罗斯美女》也已译成中文。佐:我很难理解,一个拥有着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竟然会翻译叶罗菲耶夫的东西,这很可笑。对于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而言,叶罗菲耶夫很渺小。任:另一个叶罗菲耶夫,即维涅季克特·叶罗菲耶夫的作品很多也已被译成中文,许多中国读者熟悉这位俄罗斯作家。佐:维涅季克特·叶罗菲耶夫是一个真正的作家。维克多·叶罗菲耶夫并不是蠢人。他研究人身上的

4、恶,而且认为自己研究得很深。正像他自己所说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没有研究透人身上的恶,我的炮弹击入得更深一些。”可他将人的外衣脱去,让人赤裸裸地暴露在世人面前。恕我直言,他甚至将自己隐秘的性生活详尽地描写出来。我曾对他讲过:你这是在用泔水桶汲取东西,然后将其抛掉,你以为你舀到的就是人的内心深处,不是的,绝不是。若要摆脱束缚、寻求自由(这正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不要一下子抛弃一切规范。让我们脱去女人的外衣吧,让我们揭示出一切秘密吧!在这一方面,叶罗菲耶夫是排第一位的。他以为,当他剥去人的这些外衣的时候,也即揭开了人的所有秘密。为什么要把

5、身体的东西描写得那么详尽呢?不仅是他一个人这样做,整个当代文学都是这样,它把人变成了一代“新人”,一代急不可耐地扑向恶的洪流的“新人”。事实上,这只是1一种污泥浊水的洪流。当然,这是一种疾病,文化的疾病,更是一种文学疾病。您知道疾病只可能有两种结果:或者死亡,或者治愈。我希望,这种疾病最终能得以治愈。我将这本书赠与您(这时,佐洛图斯基从书架上取出一本《从格里鲍耶多夫到索尔仁尼琴》递给任光宣),在这本书中,有我在索尔仁尼琴获奖仪式上的答词,从中可以看出我是如何看待这个奖项的。任:您毕生研究俄罗斯文学,根据您所做出的贡献,应当得到奖励和高度的评价。据说,您之前

6、并不知道将要授予您这个奖项?佐:是不知道。我与索尔仁尼琴的关系并不是很近,我曾写过一些关于他的文章,都比较严苛。我很尊敬他,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就要对其俯首称臣。我写了他,写他的回归,他的戏剧性结局,他回来得太晚了。他在美国几十年所做的一切,我所指的是他努力搜集整理小说《红轮》所需的资料,在档案馆辛苦地查找资料,这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劳动,耗费了他多年的时间。而这一切在苏联解体后瞬间就完成了,因为档案大都已解密。如今,人们已了解到这些档案的内容。因此,他作品的最大价值并不是小说(特别是《红轮》)本身,而在于小说包含了曾不为俄罗斯人所知的史料。然而,现在他的作品所涉

7、及的史料对我们已不再是秘密,他的这部有关革命历史的小说对于俄罗斯读者就不再那么需要了。我认为索尔仁尼琴作为“数学家”,无法准确地计算历史的变迁。这本书(《从格里鲍耶多夫到索尔仁尼琴》)里有关于索尔仁尼琴,还有关于果戈理的文章,其次,还有一篇文章是评论沃伊诺维奇的一本书的。任:沃伊诺维奇去年来过中国,我对这位作家的观点比较熟悉,他对索尔仁尼琴不感兴趣。据说他如今常年居住在国外。佐:是的,他时而在莫斯科,时而在慕尼黑。他写了一本书——《在神话背景上的肖像》,这本书已出版(莫斯科,爱克斯摩出版社,2003)。他写道:索尔仁尼琴是这样一个人,他欺骗了所有的人。他是

8、一个无足轻重的作家,他甚至取悦西方的电视观众。他陷入了西方,周围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