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千奇百怪的相变现象说起

从千奇百怪的相变现象说起

ID:36775302

大小:325.1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5

从千奇百怪的相变现象说起_第1页
从千奇百怪的相变现象说起_第2页
从千奇百怪的相变现象说起_第3页
从千奇百怪的相变现象说起_第4页
从千奇百怪的相变现象说起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千奇百怪的相变现象说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千奇百怪的相变现象说起nohup2006年7月05日16:48:36于[教育与学术]于渌院士讲座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早上好。今天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讨论一些比较基本的问题。一下回到差不多50多年前的中学生时代,又慢慢找到那个感觉了。”从千奇百怪的相变现象说起”,是要说一件事情,说的是什么事情呢?讲到最后大家会明白。先从最简单的事情说起,从一滴水说起,这是日常生活大家非常熟悉的事情。一滴水有多少个分子很容易算出来,两毫米直径的水滴,算一下它的体积,乘上阿佛迦德罗常数,除上18,差不多是10的20次方个分子。这么一滴水里面有非常多的学问。当然从日常生活当中大家都有经验,

2、烧开水的时候,在正常的气压下加温到摄氏一百度,水开了,有蒸汽,蒸汽升到天空形成彩云。同样一滴水在摄氏零度的时候会结成冰,冰的晶体是非常漂亮的。这是从网上找到的,有一本书,给出一千多张冰晶的照片。平常大家不太容易看到,到春天的时候,山沟里的冰溶化了以后再结晶,那个晶体就是非常漂亮的,拿显微镜看就是这样的。我为什么讲这个事情呢?这么简单的事情里包含着一个问题:仔细想想,为什么10的23次方个水分子,单个的水分子结构不变,相互作用也不变,为什么这么巨量的分子,会“集体地”、“不约而同地”从一个相变到另外一个相。新的相在老的相当中又是如何孕育、如何形成的?大家如果没想过的话

3、,我建议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不要说10的23次方,就是100个人,如何有秩序地从一个门走出去,需要大家自觉地遵守纪律才行。为什么10的23次方个水分子,可以那么集体地、不约而同地、很默契地做这件事情?不知道大家同意不同意,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水是非常复杂的。冰和水的相图很复杂,如果把相图中间的小块放大,就是下面的图,冰有10个以上不同的相。这是三维的相图,这是气态,这是液态,左边的相图是三维图在温度-压力平面的投影。即使我们最熟悉的物质――水和冰,还有非常、非常复杂的东西值得研究。这个相图里有些部分还不很确定。物质最简单的状态是气态,所谓理想的气体。气体比较

4、稀薄,分子相互之间几乎没有作用。这是体积和压力的相图,是抛物线。这是气体的压力和温度的相图,左下角阴影线的部分不对应理想的气体。有一个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压力乘上体积,等于n乘上RT,R是气体常数,等于Nak,Na是阿佛迦德罗场数,k是玻耳兹曼常数,等于1.38乘上10的负23次方焦耳/度。这是理想的气体。实际的气体不满足这样的方程。19世纪一个著名的荷兰物理学家,叫范德瓦耳斯,他在1873年做的报告里提出一个现实气体方程,现在叫范德瓦耳斯方程。方程很简单,考虑了两个物理效应,一个是V减掉NB,把分子本身的体积排除掉,另一个是内压力,是负的,分子在比较远的地方有吸引

5、力,相当于负的压力。把这两个修正考虑以后,就是这个相图,实际上与绝大多数气体的相图相当符合,这是现实气体。我们看相图中温度和压力的曲线,这边是液体,这边是气体,从液态加热,到了相变线上,温度不继续上升,这时有一个蒸发的潜热,当全部液体蒸发后,温度继续上升。问一个问题,这个相变线究竟到什么地方结束呢?是无止境地走下去还是怎么样?19世纪的时候,英国的物理学家安德鲁斯说,不会的,这根线会在一个点上嘎然而止,突然停住。他为这个点起了一个名字:当时实验是用二氧化碳做的,在摄氏31度附近的时候,液体和气体的密度差消失了,所以这个点就叫“临界点”。看起来是孤零零的一个点,但这个

6、点本身非常重要,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重点。这个点是什么意思呢?有了这个点以后,液体和气体的差别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这么看是液体的状态,可以让体系绕过这个点,就可以连续地变到气体的状态,就是因为有这么一个临界点的存在。临界点上可以看到非常奇妙的现象,有所谓的“临界乳光”。这个实验是怎么做的呢?就是找一个封着的试管,让气体密度正好处于接近临界的状态,将一束激光打在上面,就发现有一个亮点,在成像1的地方发现非常复杂的花纹。反映的是什么呢?在临界点的时候,水比沸腾的时候还要更“折腾”,这就是临界乳光现象的起源。这是实验物理学家送的照片,说明了临界涨落的现象。这个现象是怎么回

7、事呢?封了一个瓶子,这个瓶子里装的是二氧化碳,大体上处于临界密度。这里放了三个球,它们的密度,一个正好是临界密度,一个比临界密度稍稍高一点,一个比临界密度稍稍低一点。当温度高于临界温度的时候,是气体的状态,球处在三个不同位置。把温度稍微降一点,但还没有降到临界温度的时候,就发现中间的球掉下来了。再降的时候就已经降到临界点以下了,这时就出现了气体和液体的分界面,上面的球也掉下来了。再降低温度,因为球的密度只是比临界点的密度稍微高一点,液体的密度更高,底下的球也浮上来了,三个球都在界面上。为什么在接近临界点,但没有达到它时中间的球会掉下来?就是因为“折腾”得很厉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