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解简易方程(泉门小学卜俊芳)

同课异构解简易方程(泉门小学卜俊芳)

ID:36776188

大小:10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15

同课异构解简易方程(泉门小学卜俊芳)_第1页
同课异构解简易方程(泉门小学卜俊芳)_第2页
同课异构解简易方程(泉门小学卜俊芳)_第3页
同课异构解简易方程(泉门小学卜俊芳)_第4页
同课异构解简易方程(泉门小学卜俊芳)_第5页
资源描述:

《同课异构解简易方程(泉门小学卜俊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堂教学设计表课程名称:数学设计者:卜俊芳单位(学校):安阳县磊口乡泉门小学授课年级:五年级章节名称5.2解简易方程计划学时1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5-6年级学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图例,根据等式不变的规律会解方程。2.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3.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迁移的能力。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具体描述语句5.2-15.2-25.2-3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具体图例,根据等式不变的规律会解方程。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迁移的能力。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掌握解方程的

2、方法。学生自学(读懂情景→提出问题→交流展示→形成结论)。教学难点掌握解方程的方法。自我测评→巩固练习→小组督查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2-12-22-32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件1(文字、声音、动画、视频)课件2(文字、图画、动画)课件3等式不变的规律等式不变的规律如何用身临其境,感受变化KA、C、FBB、F、HB、D、HF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一个相同的数,依然相等。感受加减和乘除的区别简单的方程都可以通过等式的性质来解决4分4分1分自制库存自制库存自

3、制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其它.板书设计解方程例1:x+3=9x+3-3=9-3x=6方程两边同时减去一个3,左右两边仍然相

4、等例2:3x=18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即可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教学模式:探究型教学过程结构:1、自学2、怎样解简易方程1.提问:同学们知道天平吗,它平衡的道理是什么呢?2.板书课题解方程课件1开始媒体的应用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活动教师进行逻辑判断学生的活动一.情境导入1.课题质疑怎样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呢?(1)随机引导学生理解解方程的方法。①预习课本,提出自己的疑问。②加减方程和乘除方程应用的原理一样吗?③预习完说说自己的理解。。2.学习这篇课文,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常规目标)①学会生字词。②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等式的性质课程

5、标准:5-6年级(二)2、5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1.看书听师配图看.2.自由看,边看边记下疑难点。3.自学4.汇报自学结果。课件2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解方程的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会解方程的方法,并理解加减和乘除的区别。1.质疑。(思考、解决问题)2.明确重点目标。课件3课程标准:5-6年级(一)2课程标准:5-6年级(一)3、5三、探究达标(一)自学(完成初级目标)(二)合作学习1初步了解课本节内容,2.仔细地一步一步研读课本1体会解方程的方法:(1)体会解方程方法和思路。(2)学习解加减方程和乘除方程的方法。SETC·S:第三学

6、段SETC·S:第三学段二、质疑定标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课程标准:5-6年级(二)3、5、9SETC·S:第三学段 课程标准:5-6年级(二)5、9课程标准:5-6年级(一)2、(二)3、5(三)5、6嘻哈组:⑴认真研究解法。⑵指明代表板演。⑶.其他组员监督。活动二快乐组:⑴、仔细研究课本⑵、研究例题,学习方法⑶、练习学到的具体方法。活动一SETC·S:第三学段自由结组,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深入研究,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地位,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发挥;合作学习的过程,培养了同学们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1.自由结组。2.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小组

7、活动)3.展示学习成果(小组代表发言)4.体会语言,学写诗歌课件4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SETC·S:第三学段1.思考,体会解决方法。2.交流,升华解题思想。3.同做练习。1.说一说,学了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随机总结,激发情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④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办法。课程标准:5-6年级(二)5、9(三)5、6SETC▪S:第三学段 课程标准:5-6年级(二)5、(三)4四.激发情感同学们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研究解题方法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启发,使同学们的方法链条自然贯通。结束活动三阳光组:(1)小组成员分角

8、色,一个做题,一个批改。(2)最后抽代表总结对与错的原因。形成性评价1.能够很好掌握解方程的方法。2.对于加减和乘除方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