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对高强度高韧性贝氏体钢冲击磨损性能的影响

Si对高强度高韧性贝氏体钢冲击磨损性能的影响

ID:36782919

大小:267.4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5

Si对高强度高韧性贝氏体钢冲击磨损性能的影响_第1页
Si对高强度高韧性贝氏体钢冲击磨损性能的影响_第2页
Si对高强度高韧性贝氏体钢冲击磨损性能的影响_第3页
Si对高强度高韧性贝氏体钢冲击磨损性能的影响_第4页
Si对高强度高韧性贝氏体钢冲击磨损性能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Si对高强度高韧性贝氏体钢冲击磨损性能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高强度高韧性贝氏体钢冲击磨损性能的影响!组织与性能!"!!!!!!!"陈颜堂!,方鸿生!,白秉哲!,杨志刚!,李琪!,侯传基",高凡"(!#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北京!$$$%&;"#宝鸡桥梁厂,陕西宝鸡’"!$$()摘要:研究了碳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为$#")*,含+,量分别为$#-&*和!#&)*的两种高强度贝氏体钢的冲击磨损行为。结果表明,在冲击磨损试验条件下,含!#&)*+,贝氏体钢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加工硬化特性,经冲击磨损试验后表面更为粗糙,其抗冲击磨损性能低于含$#-&*+,贝氏体钢。经约"’$$次冲击磨损试验后,前者的磨损失重比后者的

2、约高)$*。关键词:硅;贝氏体钢;冲击磨损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01123451!"6"3575789:;34<2;=>2?;@"5=51A"B?!4=27B4?;7CA"B?#5DB?72EE>;"7"4"3!4226E0123456/7568!,9:3;1<68/=>?68!,@:A@,68/B>?!,4:3;C>,/8568!,DAE,!,1FG0>H56/I,",;:F956"(!JK?L5M7N?67

3、68>H5G6,U?M=,7V,@?,I,68!$$$%&,0>,65;"J@556X,’"!$$(,0>,65)*FE4=;34:T>?,NL5R7Y?5MZ?>5U,,8>/7?6=,Q?/=7M?687>Z5,6,7,R=7??Q=Y,7>R5MZ<6R<67?675=Z??6,6U?=7,857?SJT>?M?=HQ7==>57!J&)*+,Z5,6,7,R=7??Q>5==?U?M

4、?Y5MS?65Z,Q,7V56S?X>,Z,7=Q56$J-&*+,Z5,6,7,R=7??Q,56S,7=7?=7?S=HMO5R?5LL?5M=M?M7>567>57?Y?5MQ<==?O,8>?M7>567>57?Q577?M5O7?M5Z

5、的试样含+,量为$#-&*,其他合金元素含量均相能的影响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由于+,是非碳同。两种试样在.$$^!$_奥氏体化!)N,6,空冷至室温,最化物形成元素,在贝氏体转变过程中可抑制碳化物的析出,从后在"$$"%$_回火">以减少残余应力。冲击磨损试验设而使贝氏体铁素体板条之间形成稳定的奥氏体薄膜,这种无碳备为改造后的落球试验机,直径为!!$$NN的磨球从-#)N化物贝氏体组织在静载荷下往往表现出高的强度和韧性。黄的高度自由落下,冲击与水平面呈&)‘放置的试样表面,冲击维刚和0Q5V7<6等[!,%]认为无碳化物贝氏体组织在静载试验条能量为!&$a

6、。每冲击-$次称重一次,称前用酒精将试样清洗件下具有良好的抗磨损性能。但在高应力反复冲击磨损的条干净,去除试样表面污物,烘干后称重。以累计失重衡量试样件下,磨损失重主要是由于表面疲劳裂纹萌生、扩展导致表面的抗冲击磨损能力。用扫描电镜(+2P)观察试样磨损表面,金属剥落[.],并与表面加工硬化速率密切相关,加工硬化速率用T5V=HMO/)/!"$型表面形貌仪测试表面粗糙度。快,达到饱和变形量的时间就短,表面变形层中易形成裂纹,产"试验结果及分析生表面疲劳磨损。而钢中的硅显著强化了铁素体,提高了强’J%力学性能度,当钢中含+,量较多时会降低塑性和韧性,在冲击磨损过程两种试验钢的力

7、学性能见表!,由表!数据见,所研制的中,导致较快的磨损失重。另一方面,在高应力反复作用下,含空冷贝氏体钢不仅具有高强度,而且具有良好的冲击韧度。[!$],从而+,钢中富碳的残留奥氏体就会转变成为高碳马氏体加入!#&)*的+,后,@+K钢的抗拉强度提高并不显著(约影响冲击磨损性能。本文主要讨论了两种空冷贝氏体钢(含硅!$PW5),但显著提高了屈服强度(约!)$PW5),塑性指标相量为$#-&*和!#&)*)在高应力动载荷下的磨损行为,研究冲近,冲击韧度低于1(钢。击应力反复作用下+,对磨损性能的影响。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