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二则》(北师大)

《寓言二则》(北师大)

ID:36785456

大小:1.87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5-10

《寓言二则》(北师大)_第1页
《寓言二则》(北师大)_第2页
《寓言二则》(北师大)_第3页
《寓言二则》(北师大)_第4页
《寓言二则》(北师大)_第5页
资源描述:

《《寓言二则》(北师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畅言教育第六单元·方法寓言二则本课时编写:陕西师范大学绿地浐灞小学王星课文导入我们生活中常常会发生一些荒唐、可笑的事,比如自己手里拿着笤帚却去放笤帚的地方找笤帚;正在玩电脑时突然停电了,心想既然玩不成电脑就看电视吧等。今天,我们来读两个故事,其中的人所做的事更荒唐。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寓言,读出韵味。2.过程与方法:了解古今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弄懂每则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达。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初步接触文言文的基础上,继续读一点文言文,为初中学习打一点基础;同时,引导学生从这两则寓言中领悟一些生活中的道理。教学

2、目标刻舟求剑(战国)《吕氏春秋》整体感知自读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寓言。2.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则寓言故事。有个楚国人过江的时候把剑掉入江里了,他就在掉剑的船边做了个记号,等船停了,他去捞剑,没有捞上。他这样做是捞不到剑的,因为船走了但是剑没有动。词语注释涉:过,渡。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遽(jù):急忙,快。契(qī):用刀刻(记号)。是:这是。吾剑:我的剑。之所从坠:掉下去的地方矣:了。若:像。此:这样。行:(动词)运行。之:指“剑”。坠:落。求:找。于:到。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愚蠢,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

3、婉的反问句式。对照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后讨论问题:求剑的人为什么求不到剑?“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船已经行驶了,但是剑没有移动,像这样找剑,当然是找不到的。课文讲解这则寓言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世界在不断变化中,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并解决问题。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只凭主观做事情。课文讲解讨论:假如你的剑掉入江里你怎么办?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有没有做过类似这个楚国人的事情?课文讲解郑人买履(战国)《韩非子》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先读一读这则寓言的译文,然后根据

4、译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则寓言主要写了什么。这则寓言通过郑人买鞋的故事,刻画了一个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的墨守成规的人物形象。课文讲解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忘而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课文讲解请大家根据朗读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想一想:买履的郑人为什么买不到履?因为他死守教条,不会变通,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课文讲解这则寓言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那种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

5、重客观事实的人,告诉我们对待事物要会灵活变通,不能墨守成规,死守教条。课堂小结这个郑国人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不仅闹出了大笑话,而且连鞋子也买不到,成为了笑柄。而现实生活中,买鞋子只相信脚码而不相信脚的事,只懂死守教条而不懂变通的人,可能是不会有的吧?但类似这样的人,的确是有的。而且并不少。有的人说话、办事、想问题,只从书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书本上写到的,他就相信,书本上没有写但实际上存在着的,他就不相信。在这种人看来,只有书本上的才是真理,没写上的就不是真理。这样,思想当然就要僵化,行动就容易碰壁。布置作业阅读至少

6、一篇课外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并用自己的话写出寓言大意和揭示的道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