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人工林不同密度生长进程、测树因子变化规律的研究

杉木人工林不同密度生长进程、测树因子变化规律的研究

ID:36786737

大小:310.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5

杉木人工林不同密度生长进程、测树因子变化规律的研究_第1页
杉木人工林不同密度生长进程、测树因子变化规律的研究_第2页
杉木人工林不同密度生长进程、测树因子变化规律的研究_第3页
杉木人工林不同密度生长进程、测树因子变化规律的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杉木人工林不同密度生长进程、测树因子变化规律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1993年第4期中南林业调查规划总第46期杉木人工林不同密度生长进程、测树因子变化规律的研究刘君然7/,,z一1(内蒙古根河林业局022350)摘要文中以杉木人工林标地为材料,求解林分自爨稀蔬线,等树高线、寻直径线数学模型参数。据各线参数和地住指数表鳊制出不同初始密度的林分生长过程表I不同初始密度林分,有着不同生长进程夏测树因于量变关系夏规律,了解和掌握这些关系、规律对于人工椿的定向培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关奠词密度生长过程表测树因子杉木人工林术牛树种断面积、蓄积标准表及林分生长过树

2、高线、等直径线可导算出各林分测树因程表反映了疏密度1.0条件下测树因子生长子,如,平均树高、直径、株数、断面积、进程的数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材料较蓄积等生长过程内容}结合树种地位指数襄多,低于此疏密度的生长进程研究、了解较可编制出不同立地条件,各密度的林分生长少“)。如造林时的密度并未达此标准。它的过程表。生长进程如何呢?林分测树因子是如何变化2各数学模型参数求解呢?由此看出,研究一定密度下的林分生长过程,测树因子变化规律是有一定意义的。2.1肆分自然稀蘸钱数学模型最其参数求当然,了解不同密度的生长进程,可设立固解定标地,测定林

3、分测树因子,研究其变化规林分自然稀疏线反映了林分随着单位而律,但时间较长。我们根据林分自然稀疏线积株数的减少,而林分蓄积不断增长的一组等数学模型,可编制出各密度的林分生长过曲线。程表。林分自然稀疏线数学模型及其参数的求解,我们采用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崔1各密度林分生长过程表编制启武(1979)以林分最大密度线参数导出的原理方法”。’因此,在求解林分自然稀疏线之林分密度控制图中的自然稀疏线反映了前,先应解出最大密度线参数。随着单位面积株数的减少.而林分蓄积不断林分最大密度线是各密度阶段、单位面增长的一组曲线。应用林分自然稀疏线可

4、预积株鼗最多、蓄积最大的一条线。最大密度测各初始密度及自疏后的株数和蓄积,用等线是词节林分密度、导算林分自然稀疏线参收稿13期:l993-03-2914【b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数的重要依据。·(1一N/N)N。(2)数学模型如下一式中。N。一初始密度,(株/ha)}NM=aN(1)一各初始密度自疏后的密度,(株/ha),式中:M一林分蓄积,(i21。/ha)}N一a、b一林分最大密度线参数。林分密度,(株/ha)ja,b一待定参数。据林分最大密度线参数代入(2)式,以杉木(CunⅡinghlace0la

5、taFrab—解出林分自然稀疏参数为;ch.)人工林为例来讨论林分最大密度线参K1=3.020405E7数的求解及不同密度条件下林分生长过程表K:=(1一N/N口)No·“””的编制。标地取自全国主要林术专业调查工M=3.020405E7(1一N/N口)作队编(1979)全国杉术专业调查福建试点·N口一·。。技术总结,第65—82页。2.2等树高线曩等直径线数学横型曩参数求解林分最大密度线参数,标地应经选求解.取。关于标地选取原理、方法,请见参考文众所周知,林分蓄积由平均树高,平均献。经选取后的标地,用单位面积株数直径及密度等因子

6、组成,在一定范围内,随和林分蓄积代入(3)式解,最大密度线参着树高、直径及株数的增大而增大。笔者据数计算结果如下。此以树高、密度与蓄积

7、直径、密度与蓄积M=6.646230E6N一·。。。建立等树高线及等直径线数学模型。林分自然稀疏线数学模型。其数学模型等树高线。如下,在此仅I用,故推导过程从略。M=aHNc(3)式为:等直径线tM=KK2M=aDNc(4)式中:式中。H一林分平均树高,(m)}D-Kl=a(b+1)[b/(b+1)]林分平均直径,(cm),a、b、c一特定参数。K2=(1一N/N口)·N口据标地有关数据代入等树高

8、线及等直径贝!lM=a(b+1)[b/(b+1)]线数学模型,其计算结果见表1。表1等树直线曩等直径线数学模型参数襄由表1看出:等树高线,等直径线之复具杉木人工林分自然稀疏线、等树高相关系数为极高度相关,均在O.98以上。线,等直径线参数和地位指数表即可编制各各数学模型精度检验结果见表2。种密度的林分生长过程表了。其编制方法、由表2看出:等树高线及等直径线蓄积步骤如下,的精度均在96以上。3.1首先列出杉木人工林地位指数表“’中各地位指数、林阶优势平均树高(以下简称3编制方法优势高),l5维普资讯http://www.cqvip.

9、com亵2各线精度检验表C一25:9注I95可靠性时,t=1.96。:63.2以下式解出不周优蛰高的林分平均树的林分生长过程表。6高I表3,表4是杉术人工林地位指数18OH=一0.9297+0.9108Ht111,初始密度5000、3000株/h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