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途汽车客运》PPT课件

《上海长途汽车客运》PPT课件

ID:36798316

大小:780.11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5-10

《上海长途汽车客运》PPT课件_第1页
《上海长途汽车客运》PPT课件_第2页
《上海长途汽车客运》PPT课件_第3页
《上海长途汽车客运》PPT课件_第4页
《上海长途汽车客运》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海长途汽车客运》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上海长途汽车客运总站设计公共汽车站设计方案简介海长途客运总站于2005年11月投入使用。上海长途客运总站与上海火车站及其周边的公共交通设施构成了上海交通的“北枢纽”。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客运站。机翼形的候车楼与98.8米高的主楼从东往西排列,一气呵成,气势宏大。圆形的售票大厅面积达2000平方米,透过拱形的半径为14米的玻璃采光顶棚,能一眼看到蓝天。26个售票窗口一字排开,问询台、服务台一应俱全。整个大楼配备12部自动扶梯,候车楼共有四层。售票大厅占地2000平方米,候车大厅占地3600平方米,停车场占地340

2、00平方米日旅客吞吐量在3万人次以上,年发送量800万人次。在1楼、2楼候车厅共有24个检票口、48个发车位可以同时检票发车。方案简介基地选址上海长途汽车总站选址在铁路上海站北广场西侧。即恒丰路以东,中兴路以南,孔家木桥路以西,交通路以北。地块呈三角形.东西最长处362米,南北最宽处140米.规划用地面积2.9476m2。基地东侧是铁路上海站北广场,有16条公交线路在广场内没终点站,明珠线一期在北广场设站。二层平面一层平面东立面设计定位首先,充分利用基地的道路条件,尽量确保长途客车流线不与城市普通车流相交叉

3、或重叠。如何在拥挤的基地和复杂的交通条件下组织有效的交通在本项目中无疑是首要的。其次.将建筑的交通运输功能与商业功能以最简洁的方式区分开来,避免不同人群的穿越或混杂。作为一座交通枢纽.其交通运输功能应该是第一位的.商业空间的开发必须以不牺牲前者利益为前提.在设计中将两个功能区域以一条东西向的轴线作了简单明确的分割.同时满足了交通枢纽自身对商业的需求和联系。最后,尽管建筑中功能相互独立.但毕竟是一个开发项目,考虑到建筑形态的完整和统一性以及与城市空间的延续性。在设计中保持了建筑形象的完整性和独特性,使得客运站

4、在旧城改造的浪潮中成为区域的地标。基地分析由于车站的功能与大规模商业融合.建筑的各种入口与基地周边环境的契合成为设计关键.通过对基地条件的详细分析.作出了一系列决定。基地分析基地北侧为中兴路,旧城改造后,道路将拓宽一倍,成为闸北区重要的城市干道。同时随着城市更新,中兴路两侧的商业将会有较大的发展.同时,临中兴路一侧不适合作为汽车站的车流和人流集散场所。基地分析基地以东为孔家木桥路.孔家木桥路通向铁路站北广场.为了便于交通换乘,我们决定在靠孔家木桥路一侧开辟一块广场作为进出车站人流的缓冲场地。并在基地东南角设

5、置一个出租车停靠站,便于进出站人流的疏散。基地分析基地以南为双车道交通路,交通路以南为轻轨和铁路轨道区.有围墙隔离,在基地范围内的路段上没有其它交叉路13,也没有行人经过,因此在交通路上开设客车出入口是比较合理的选择。基地分析基地以西为恒丰路高架.位于三角形基地锐角的端部,此处用地狭小,因此我们结合设计内容.在最西端设置了一处加油站.并沿南北向在基地内开出一条通路,将加油站和主要建筑群分开,此路同时满足了加油站对外经营,以及增加车站备用出13的要求。功能分析流线分析形式概括对城市的基本条件作了详细的梳理后,

6、这座复杂综合体的功能分布便有了合理的依据。依据相应的功能及面积要求.在三角形的基地上作出了一根东西向的轴线,轴线以南为长途客运站的站房区和发车、停车区.轴线以北为商业区,轴线的东端是大型的人流集散广场,轴线的西端以加油站收头,轴线中间还设置了一幢27层高的综合楼,入13面向中兴路。这样就把长途客运交通与商业活动完全分开,两类活动分别在各自区域内展开,所有的功能都呈直线型布置.减少迂回,让功能分区一目了然。同时,在总体的构图中运用了三角形、圆形、矩形等多种具有明显几何特征的体量.这些体量真实的反映了它们所包容

7、的功能,并有机的融入基地形态。三角形——与地形最有机的融合首先对应基地的三角形特征.把裙房沿中心路一侧平行展开.使所有的商业活动融于三角形裙房之中。三角形的金属卷棚连续地盖过商业空间,并在端部形成了车站入口的巨大雨棚,活跃了中兴路的城市空间。圆形——流畅的功能转换应对主广场以圆形体量作为起点,突出入口形象并将售票、问询、办公等后勤服务用房沿环带布置,围合出车站入口多功能大厅。矩形——最直接的候车线路矩形体量的候车带插入服务圆盘.使之成为简捷、高效的客运部分。折面·高楼100m高的综合办公楼.作为垂直向的限定

8、,成为城市中导引性的地标。折面外墙作为一种戏剧化处理手法得到了充分展现,亦是对于周边环境文化性的折射隐喻。多义性空间:建筑伴随城市的生长由于开发商的介入.对于该项目的今后使用提出了新的课题。开发商对长途客运站的功能作出了大胆的设想:假如若干年后.长途客运量减少,或取消此站,那么将来如何再利用现有结构进行二次开发,这是他们对该项目的远忧。作为建筑师.必须对市场的需要和变化作出应对。我们运用多义空间的设计理念.努力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