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诗歌艺术特点

白居易的诗歌艺术特点

ID:36799581

大小:984.31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5-10

白居易的诗歌艺术特点_第1页
白居易的诗歌艺术特点_第2页
白居易的诗歌艺术特点_第3页
白居易的诗歌艺术特点_第4页
白居易的诗歌艺术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白居易的诗歌艺术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民俗元素与白居易诗歌的新境界小教121142陈艺斌壹贰叁、对民俗的发现与思考民俗造就诗史民俗艺术化白诗新境界一、对民俗的思考与发现白居易的对民俗发现,源于他对儒家文化的传承和时政民情的思考。《白居易集》卷六十二至卷六十四所收《策论》七十五篇,全面记录了白居易从政为文的思想倾向,他在《采诗(以补察时政)》中写道:“圣王酌人之言,补己之过。所以立理本,道化源也。将在乎选观风之使,建采诗之官,俾乎歌咏之声,讥讽之兴,日采于下,岁献于上者也。所谓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自戒。大凡人之感于事,则比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故闻《蓼萧》之诗,则知泽及四海也。闻《禾黍》之咏,则

2、知时和岁丰也⋯⋯故国风之盛衰,由斯可见也;王政之得失,由斯而闻也;人情之哀乐,由斯而知也。他主张以民间的生活风俗和民众的内心喜乐为了解社会、反映民情的观测点和切入点。这种思想观念,虽然是白居易在正式走上仕途之前就提出来的,但在他随后数十年从政为文的过程中不断巩固强化,内化为他从政为文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动力。因而,他能坚持“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的创作追求,表现出“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伤唐衢二首》)的创作勇气,践行着“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创作主张。在这一点上,较之他的前辈杜甫,无疑是前进了一步。陈伯海教授还精辟地指出:“自居易的‘风雅比兴’或‘美刺

3、比兴’的主张,尽管与汉儒诗说有因缘关系,但不能等量齐观。前者以教化为中心,后者则以补缺救民为目的,是对陈子昂、杜甫以来兴寄说的合乎逻辑的推演,他对于传统诗教的突破,正显示了唐诗自身的独特内涵。”从而,“真正把兴寄说推向顶峰”白居易固然不是现代意义的民俗学家,但对民俗特有的自觉和独到的识见,使他敏锐地发现了民俗在反映生活现实、表现内心世界时所具有的真实可信、具体可感、细致人微、举重若轻的独特效用。例如,《朱陈村》诗:“徐州古丰县,有村日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4、⋯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黄鸡与白酒,欢会不隔旬。生者不远别,嫁娶先近邻。死者不远葬,坟墓多绕村。”白居易通过对朱陈村淳朴民俗全面细致的描绘,生动展示了朱陈村和谐、宁静、适意的世外桃源般生活,与自己生活于所谓“礼仪乡”那种自幼读书属文、终生奔波仕途的生活习俗相比,使他更深刻地领悟生活的真实和生命的境界民俗有良陋之别,白居易诗作通过曝晒陋俗以针砭时弊,具有为文刺心、论事入髓的醒世效果,《秦中吟》组诗即为典型代表。作者在小序中明言:“贞元、元和之际,予在长安,闻见之间,有足悲者。因直歌其事”白居易所谓“其事”,其实就是贞元、元和之际上层社会存在的十种陋俗:《议婚

5、》批判弃贫趋富的婚姻陋俗,《重赋》谴责官吏“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的吏政恶习,《伤宅》讽刺“一费百万”的奢华之风,世态炎凉,《不致仕》嘲讽“齿坠双眸昏”的恋栈者,《立碑》讥讽奉承离谱、为文失范的立碑风气,《轻肥》痛批灾民人食人、内臣豪宴醉的残酷现实,《歌舞》痛恨公们营第宅、务追游、夜半歌舞的腐朽生活习气,《买花》反映帝城富人奢侈买牡丹、“家家习为俗”的现实。《秦中吟》以秉笔直书的勇气,大胆揭示生活中的不良风俗,使人们在认识每一种陋俗的同时,也看了陋俗背后掩藏的罪恶和灾难,令人震聋发聩。白居易说:“闻《秦中吟》则权豪贵近者相目而变色矣。”。’如此震撼的艺术效果,正是基于作者对民俗的

6、发现及其诗歌创作理论的突破。二、民俗造就诗史白居易善于通过对民俗事相的生动再现,反映作者及时人物质生活和情感世界的真实状态。他的诗作犹如一部中唐风俗诗史,把读者带进千年之前中唐社会那五彩斑斓的民俗世界。衣饰习俗能反映人的文化心理和情感世界。宋人洪迈发现:“白乐天诗言银绯处最多。”如:“那知垂白日,始是著绯年!”(《初著绯戏赠元九》)“五品足为婚嫁主,绯袍著了好归田。”(《酬元郎中同制加朝散大夫书怀见赠》)白居易诗还记录了“唐人袍服用花绫”的习俗,《谢裴常侍赐鹘衔瑞草绯袍鱼袋》:“鱼缀白金随步跃,鹘衔红绶绕腰飞。”《弟行简赐章服》:“荣传锦帐花联萼,彩动绫袍雁趁行。”朝服色和花绫,只

7、是代表不同的职官品级,但对仕人而言则是事业大小、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所以,唐代诗人的政治热情、人生抱负乃至生命的价值,便蓄藏在看重袍服的色彩、花绫及配饰等礼俗之中。在个人交往中,布料、衣服又会成为传递朋友情谊的使者。元稹曾于通州给白居易寄送布料以慰思念之情,白居易《元九以绿丝布、白轻容见寄,制成衣服,以诗报知》诗就叙写了落魄中的他,收到这份特殊礼物时的感动:“绿丝文布素轻容,珍重京华手自封。贫友远劳居寄附,病妻亲为我裁缝。裤花白似秋云薄,衫色青于春草浓。”诗中介绍了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