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2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2

ID:36808467

大小:1.31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5-10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2_第1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2_第2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2_第3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2_第4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2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作者简介预习课文,整体感知!什么叫“格物”和“致知”?课文中作了解释,请找出来。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格,探察、探究。物,物体、事物。致,达到、得到。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课题即是论点)本文的结论是什么?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阅读2-5自然段作者说: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是什么书?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

2、称为“四书”。是儒家主要经典。“格物”和“致知”出自何处?出自《大学》。《大学》中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成为南宋以后理学家的基本纲领的一部分。作者对《大学》中“格物致知”的主张怎样评价?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作者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他怎么证明的?举明代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为什么用这个例子证明?因为“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代表性。作者认为王阳明“格

3、”竹子为什么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王阳明《传习录》在叙述“格竹子”后说:“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讨论:按照现代科学的方法,竹子应当怎样“格”?提示:先看作者怎样主张,再补充自己见解。看谁懂得科学的研究方法。作者主张: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阅读6-12自然段“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提示了这一段大意的语句是: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

4、性。阅读最后一段作者认为今天的教育应当怎样发扬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有哪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归纳练习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不仅如此,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

5、所不可少的。作者举了哪些事例来阐明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举了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还举了自己由于受传统教育不知吃了多少苦头的事例,证明受传统教育的中国学生有“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践,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弱点。作者讲了哪些道理来阐明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分析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病;论述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揭示格物致知精神真正的意义等。自由论坛你对这一课还有什么见解?请你在讨论中展示你的思想、知识和文采。再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