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导读(交友之道)

《论语》导读(交友之道)

ID:36809626

大小:324.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5-10

《论语》导读(交友之道)_第1页
《论语》导读(交友之道)_第2页
《论语》导读(交友之道)_第3页
《论语》导读(交友之道)_第4页
《论语》导读(交友之道)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语》导读(交友之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语》导读(交友之道)吕月理《诗经·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为什么要交朋友?探讨梳理、归纳(1)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1.1)(2)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季氏16.5)(3)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颜渊篇12.24)朋友的作用:●交友是一件快乐的事情。●通过交友来提升自己的仁爱品德水平。孔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之同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同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孔子家书.六本

2、》探讨如何选择朋友?谨慎择友管宁割席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砾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知人探讨:如何知人?●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为政篇2.10)●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里仁篇4.7)●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篇15.28)知人、察友●全面观察了解。(听其言,观其行。)●观察他的朋友群。(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独立思考后作理性的判断。(不要人云亦云。)择友的标准●子曰:

3、“无友不如己者。”(学而篇;子罕篇)●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篇16.4)●子曰:“友其士之仁者。”(卫灵公篇15.10)●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子张篇19.3)择友的标准●同德才兼备的人交朋友。●同正直的人、诚信的人和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不同谄媚的人、背后诽谤的人和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与仁者交朋友。●子张:

4、同各种各样的人交朋友。子夏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子张曰:“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对自己的要求:修身进德(德不孤,必有邻)。孔子及其弟子叮嘱世人修身进德,慎交朋友,结交德才兼备的人。故友必择而后交。●曾子曰:“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子夏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子路:“愿车马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5、子游:“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子曰:“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探讨:如何和朋友相处(处友)?如何和朋友相处(处友)?●讲究诚信●对朋友要宽容(责己严,待人宽)。●与朋友互敬互爱,成为有道德的人。●要掌握好交友的度(保持朋友之间的距离)。①互相勉励、督促,开诚布公地劝导(“忠告”、“善道”)。②君子之交淡如水(给朋友独立的空间,不宜越俎代庖)。●帮助朋友,以实践“义”。感悟联想,拓展延伸朋友之间的交往,多数人喜欢结交新友而轻慢故人,这也是人之常情。然而君子之交,依于礼义,重在相知,故淡如水。唯淡于水,故能长久

6、。虽为久交之友,然不敢相忘,在于思朋友之德、感朋友相知之情,所以说才会“久而敬之”。朋友之道,平等独立,不宜强加于人,即使忠言善告,也应适可而止;如不接受,也就算了,否则自讨没趣。这种“处世之道”,至今有用。但它之所以不仅是“处世之道”,因为它显现了作为本体的某种人际关系的具体的情理刻度。过此刻度则此关系不再维系。孔学中朋友之道最宜于现代的社会公德,即以独立、自主、平等的个体之间的关系为基础也。——李泽厚《论语今读》感悟联想,拓展延伸中国文化中友道的精神,在于规过劝善,这是朋友的真正价值所在,有错误相互纠正,彼此向好的方向勉励,这就是真朋友,但规过劝善,也有一定

7、的限度,尤其是共事业的朋友。——南怀瑾《论语别裁》感悟联想,拓展延伸《论语》里面真正说到交友之道的言论并不多,但是他交给我们一种智慧,选择一个朋友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而能够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先要看自己配交什么样的朋友,自己站在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坐标上,自己有什么样的心智,自己有什么样的风采,自己在朋友圈子里面究竟是一个良性元素还是一个惰性元素,究竟自己是有害的还是有益的。所以一个好人,他可以是一粒种子,他可以激化整个朋友圈层,也就是说,自己修身养性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而交到好朋友等于给自己打开一个最友善的世界,能够让自己具有光芒的一生。——于丹的《〈论语〉心得》子

8、曰:“德不孤,必有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