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角活动中的规则培养

区角活动中的规则培养

ID:36820110

大小:2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6

区角活动中的规则培养_第1页
区角活动中的规则培养_第2页
区角活动中的规则培养_第3页
区角活动中的规则培养_第4页
区角活动中的规则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区角活动中的规则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活动区域的功能与价值日益凸显,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还是幼儿自由活动、展示个性的场所。区域活动的规则承载着独有的教育价值,它可以有机地将教育者的教育意图渗透其中,组织、约束、调整幼儿的活动行为和相互关系,最大限度地保证幼儿的活动需要。因此,抓好区域活动规则的建设,是保证        区域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    一、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前要依据一定的规则 1、区域活动中的人数规则由于幼儿园活动区空间和操作材料所限,需对每个活动区角人数的多少有约定,因此,人数提示成为区角活动中使用较为频繁的规则。它提示幼儿关注同伴选择游戏和开展游戏的状况,

2、当幼儿的游戏愿望与区角环境有冲突时,学习约束自己、与同伴协商、运用智慧争取等,帮助幼儿逐渐学习调整个体行为,提高其游戏的有意性。很多幼儿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幼儿喜欢玩的角色游戏区、建构区常常爆满、甚至拥挤不堪,而图书区、科学发现区很少有幼儿问津,老师提醒多次也不奏效,造成区域资源的浪费。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就可以在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时确立一定的规则。区角活动中的人数规则提示的呈现方式多样丰富,有时可采用取区卡、小点子、小脚印、小夹子、胸卡、投放适量同类材料等方法来表示,如设置区卡,在幼儿进入活动室的走廊上设置取卡区,卡的颜色表明应该进入哪个区域,卡的数量标明各个区域内人数,让幼儿自由而有规则

3、地拿卡入区。再比如用印记标示,可在娃娃家、小医院入口处的地板上贴上几双小鞋印,鞋跟朝向娃娃家的地方(因幼儿进区时从容,出区时匆忙,这样放鞋方便穿着),而且鞋印可以画得十分有趣(如画成两张相向而笑的人脸,以提醒幼儿,当你的鞋放成一对好朋友姿势时,左右脚便不会穿错)。这样,小脚印上鞋子放满了,区卡、小夹子、胸卡取完了,表示人数已满,后来者不宜进入。2、在活动前明确规定活动规则。幼儿由于受年龄特点的制约,在活动中,经常会发生发幼儿争抢玩具、争夺工具,大声喧哗、乱扔物品的事情、还有的幼儿在活动中无故中途退出而导致活动无法继续进行……诸如此类情况,都会影响到区域活动的正常开展。所以有些活动规则具有

4、一定的强制性,是要求幼儿在活动时务必要遵守的,对于这类规则,我们一般在活动前就明确提出来。比如要轻拿轻放玩具、活动过程中轻轻的说话、轻轻地搬动小椅子等等…玩水区是幼儿最爱玩的一个区,如果没有一定的规则约束,对于幼儿来说,玩过后就很可能出现这样的情景:一个个满头满脸的水,一片湿漉漉的地……也许幼儿玩得很尽兴,但身体却受不了。这就要求我们在活动前就要向幼儿说明活动要求:玩水时不将水泼到别人身上,尽量不弄湿地板……   二、幼儿在游戏中要遵从一定的规则。    1、确立游戏的规则当班内建立新的活动区,幼儿大多数都会感到新鲜有趣,很愿意进入活动区活动,但往往不清楚该怎样做,于是,容易出现到处乱窜

5、的现象。这时教师不应对幼儿进行放任,而应一开始就要向幼儿介绍各活动区的内容、材料和使用方法,帮助他们建立起活动规则,促使他们自觉遵守这些规则。介绍一个区,开放一个区,以提高活动区的功效,增强有序性。开始最好以小组教育活动的方式进行,以保证每位幼儿都能熟悉各区的内容、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每天每组只介绍一个活动区。这样循序渐进地进行,有助于幼儿很好的领会和掌握。介绍的同时,就可以给幼儿提供实际练习的机会。等幼儿熟悉区域活动的玩法后,幼儿就可以不再按组进入活动区,而是按各自意愿插牌进入活动区,这时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根据幼儿需要及时调整活动区,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有针对性地

6、进行指导。2、通过区域中的标志确立规则。区域活动一方面必须有一定的规则约束,另一方面在氛围上又必须是开放的、非正式的。为了使区域活动开展起来“活而不乱”,我们在每个区域角设置了一些标志牌,让它们与幼儿间醒目的“对话”,从而让幼儿学会合作、学会遵守规则。如“幸福餐厅”区域,我们在旁边配上三张图片:选餐——就餐——付款,同时又配上“排好队,别推挤”的图片,又如我们将放置每一类材料的小筐都有设计上相应的标志,如一把剪刀的图形告诉幼儿这是放剪刀之处,贴着几何图形的表示几何图形应放的位置,贴着废品娃娃的筐子表示这是废品娃娃的家,使孩子对每种材料使用规则一目了然,大大减少了老师重复提醒幼儿遵守规律的

7、次数。同时再也不需要老师时时当调解员了,小朋友们也学会了互相合作、互相谦让。3、教师的提醒确立无形的游戏规则。如当幼儿由于不理解规则而干扰了其他幼儿的活动时,教师可以用温和的语气提醒他:“你觉得这样好吗?”“应该怎么做更好?”如在角色区中,教师看到娃娃被妈妈扔在地上,就走过去抱起娃娃说:“呀,娃娃怎么发烧了?一定是睡地板着凉了,妈妈,快抱娃娃上医院吧。”这种“介入式”的行为提醒,既纠正了幼儿乱扔东西的现象,又丰富了游戏情节,无形中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