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师设计

孔子拜师设计

ID:36821826

大小:22.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6

孔子拜师设计_第1页
孔子拜师设计_第2页
孔子拜师设计_第3页
孔子拜师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孔子拜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孔子拜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的品行求知若渴,不怕困难,谦虚勤奋。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4.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整体感知。1、孔子拜师(随师板书“拜”),★知道孔子是谁吗?看资料袋。看图片和补充介绍。★填空:孔子离开(),去()拜()为师。注意:“曲阜”的读音师:这是扩

2、展课题概括内容法。★老子又是谁?看文中老子的介绍和图片。介绍“子”的用法:古代人在姓后面加子,表示尊称。如孔子、老子等。质疑:为什么要拜师?孔子怎样拜师?为什么要拜老子为师?2、检查生字词语:纳闷孔丘传授佩服日夜兼程风尘仆仆毫无保留多音字:闷,字形难点:佩、兼、毫3、默读全文,找一找,文中四字词语还有好几个,你能找出来吗?按序出示:远近闻名不够渊博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学无止境(当场理解)学问渊博不离左右随时请教毫无保留读词,边读边想像故事情节。师:这些词就像珍珠一样,把它们串起来,那么你对课文内容,对人物的把握也就水到渠成了。二、抓住词语,巧领阅读(一

3、)词语碰撞,激活思维 “远近闻名”与“不够渊博”是课文第一自然段出现的词语。我先让学生读含有这两句话的句子,指导把这两个词语重读,读出味道,然后开始解释词语:(1)“远近闻名”★字面理解:谁把“远近闻名”解释一下?(就是远处近处都有名的意思)★朗读理解:师:你采用的是解词方法之一,根据字面意思来理解。如果我们把词语朗读得当的话,更能帮助我们从字面理解词语意思。师范读,把“远近闻名”中间延长读,远近——闻名,学生跟读,读中体会字面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孔子在哪些方面让他远近闻名呢?拿出根据来。老子说:你的学问渊博,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在年轻的时候就已

4、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师:对!他能成为远近闻名的老师,一定是学问特别好。那么“不够渊博”是什么意思?(2)“不够渊博”(学问不够大,知识不够多)★师:对,“不够渊博”是书面用语,文学性很强;同学们说的“学问不够大,知识不够多”是口头用语,比较通俗,用口语替换书面语也是解词的一个方法。再把“不够”去掉,说说“渊博”的意思。生:就是学问很大,知识很丰富(3)“远近闻名”与“不够渊博”师:你们想过没有,“远近闻名”与“不够渊博”这两个词语之间不矛盾吗?为什么不矛盾呢?(因为远近闻名是别人给他的评价,不够渊博是他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师:孔子成为远近闻名的老师,是人

5、们口耳相传,是别人对他的评价;而不够渊博表现的是他自己对知识的不满足,所以并不矛盾。这两个词语能够说明什么?师:是的,孔子非常爱学习,他总是对自己的知识不满足,年到三十还要不远千里虔诚拜师。老师要送他一个词语,“求知若渴”(板书)(二)抓词入境,体会艰辛出示:“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朗读时读好词语,让学生用刚学过的解词方法解释词语“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追问:你采用了哪种解词方法?★师追问:孔子为什么在晚上还要赶路呢?什么事让他这么急,不肯好好休息?师:这种急迫的学习心情,就是——(求知若渴)。师:有了

6、这种迫切的心情,还有什么能难住他呢?学生再读句子,边读边想象孔子艰难行走的画面,然后说说看到的画面。提示学生要想写好词语所表现的画面,就要抓住词中的重点字,如“日”“夜”“餐”“宿”,想想,还有哪些情况课文没有写出来?比如天气的转变,风雨兼程等等。师:连日奔波,旅途劳累,几个月后,孔子终于走到了洛阳。这时候的孔子一定满脸——还有哪个词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风尘仆仆)★从这三个词语中,你能体会到孔子的什么精神?(求知若渴,不怕困难板书)(三)词语辨析,感悟谦虚1、孔子千里迢迢跋山涉水,不辞辛苦来到洛阳,见到了这位学识渊博的老师,于是有了一段对话。请同学们

7、好好读读,然后和同桌演一演。2、出示句子:孔子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见他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孔子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师:在简短的对话中,有没有让你觉得奇怪的地方?(为什么孔子称自己是孔丘,而老子称他为仲尼呢?)出示:传统中,中国人的名字是非常讲究的,通常一个男子,他有姓、有名、有字、还有号,名和字在起法上是有区别的,“名”是一个人出生以后

8、,父母给他起的,一般情况下供父母、师长叫唤,父母可以直呼其名。对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