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桥和小河

家乡的桥和小河

ID:36822589

大小:31.38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5-16

家乡的桥和小河_第1页
家乡的桥和小河_第2页
资源描述:

《家乡的桥和小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同是人,类不齐。流俗①众,仁者②希。(《弟子规·亲仁》)注释:①流俗:品德一般的人。②仁者:品行高尚的人。今译:同样在世为人,品行高低各不相同;品行一般的俗人多,品行高尚的仁者少。家乡的桥我的故乡在江南。故乡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 小河长,小桥多。桥连接着一个村庄与另一个村庄,连接着一户人家与另一户人家。如果提个篮子赶集去,不经过八座十座小桥才怪哩! 家乡的桥大多是石桥,造型却千姿百态。最简单的是过户桥,一块长石板搁两端,把两户人家连起来。最漂亮、最有气派的数单拱桥,桥洞和它的倒影像个很大很大的圆饼,两边几十级

2、石阶缀上去,形成个大“八”字,一对对石狮子雄赳赳地屹立在石柱上。夜里,你撑条小船穿梭其间,那光景,会使你怀疑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 家乡小桥的名称也美极了。千岁桥、如意桥、震龙桥、元宝桥、娘娘桥、骆驼桥……大人告诉我,元宝桥、骆驼桥是人们根据它们不同的形状叫出来的;而震龙桥、娘娘桥,就跟民间传说有关系了;至于如意桥,是从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中撷取而来的。有趣的是,请石匠凿就的桥名字体也各不相同,或篆或隶,或楷或草,有的飘逸潇洒,有的刚劲雄健,跟桥相衬相映,又平添了几分情趣。记得有一年清明节我跟外婆坐船扫

3、墓去,每过一桥,我大声地念一遍桥名,接着就听外婆讲一个关于这桥的故事。几十里水路百座桥,外婆的故事足足可装一条船! 家乡的桥是我们的乐园。整个火热的夏天,我们在桥头下棋猜谜讲故事;我们把桥当做跳水台,比跳水本领,练胆量;我们在桥边钓鱼摸螺蛳,碰得巧,还能从桥洞里捉到一对毛蟹呢!实在玩累了,荡一条小船进桥洞,舒展四肢平躺着,那凉丝丝的风,轻轻荡漾的水波,转眼就把你送入梦乡…… 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练习天地1、仿写词语:千姿百态:千()百()千()百()雄赳赳:()()2、“数”字按部首查字法应查部画,按音序查字法应查。“数”字的读

4、音有、,字义有(1)查点;(2)列举;(3)比较起来最突出。它在文中“最漂亮、最有气派的数单拱桥”一句中应读,释义为(序号)3、第三自然段写概括写,接着简略介绍,再具体介绍,最后写作者的4、元宝桥、骆驼桥是根据叫出来的;、跟民间传说有关系;如意桥是从唐朝诗人的诗句“,”撷取而来的。5、文中第五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是从几个方面来具体写的?、6、写出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1)几十里水路百座桥,外婆的故事足足可装一条船!()(2)一对对石狮子雄赳赳地屹立在石柱上。()阅读能力测试家乡的小河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小河是

5、娴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她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的七彩绸。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她周围的新鲜东西。这时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的身躯映在河水中,欣赏着火红的脸庞。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青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鳞光闪闪。夕阳西下,太阳把余辉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是红,那处是绿。又一

6、阵风来,倒映着两岸和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灰暗的一片,像醉汉,可一会儿又站定了。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这时,寒风任意地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的小河更静、更清。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1.联系上下文给下面词语中加粗的字选择确切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凝固①结实,牢固;②坚硬;③坚决地;④本来。(   )轻掩①遮盖;②关;③乘人不备。(   )2.文章的主要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

7、写的?作具体说明。3.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在全文中各起什么作用?4.读第二自然段文章。用“____”画出描写小河动态的句子;用“~~~~”画出描写小河静态的句子。用“(   )”括出一句比喻句;用“[   ]”括出一句拟人句。5.读第三自然段文章。这段文章是围绕“____”这句话写的其中“____”这个词是重点词。这段文章通过对____等事物的描写,写了小河“____”这一时间的景象。读下面的话,想一想,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最正确的答案后的括号里打“√”,不正确的打“×”。“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

8、娘那羞涩的脸蛋。”这句话运用了:A.比喻方法(   )B.拟人方法(   )C.比喻和拟人方法(   )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