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型有机荧光小分子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

功能型有机荧光小分子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

ID:36826433

大小:2.96 MB

页数:100页

时间:2019-05-16

功能型有机荧光小分子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_第1页
功能型有机荧光小分子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_第2页
功能型有机荧光小分子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_第3页
功能型有机荧光小分子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_第4页
功能型有机荧光小分子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功能型有机荧光小分子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功能型有机荧光小分子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中文摘要中文摘要由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比无机电致发光材料具有更多的优点,它已成为当今光电信息功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而且随着超分子化学的快速发展,荧光分子探针在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设计、合成新型的荧光分子探针逐渐成为当今有机合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以1,8.萘酰亚胺和吖啶作为发光基团设计、合成了系列新型的有机电致发光功能分子,并研究了它们的光电性能;并且设计、合成了以1,8.萘酰亚胺和吖啶为发色团的荧光分子探针,对它

2、们的金属离子识别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通过SuzukiCoupling的方法设计、合成了含有三苯胺基团的l,8-萘酰亚胺化合物,物质结构通过1HNMR、TOF.MS和E.A.的确定。详细研究了它们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发现它们的紫外吸收波长在306-315nm、425.441nm,最大荧光发射波长在584—610rim范围内。对化合物进行了电化学分析,通过循环伏安法测得了物质的氧化还原电位,计算出HOMO轨道能级,进一步得到了LUMO能级,表明该化合物具

3、有比较好的空穴注入、传输性能。可以作为掺杂材料和单层器件的发光材料。第二部分将联三吡啶连接在l,8.萘酰亚胺上,得到了以联三吡啶为识别基团,以l,8.萘酰亚胺为发色团的荧光分子探针。并进行了金属离子识别性能的研究。研究表明该化合物xCzn2+具有良好的识别性能,同时相对t:ca2+,Cd2+,C02+,cu2+,Hg+,Mn2+,Ni2+,Pb2+等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荧光分子探针与Zn2+结合后,荧光增强,并且荧光发射无红移或者蓝移现象,该荧光分子探针是基于光诱导电子转移原理(PET)。

4、第三部分我们设计、合成了系列咔唑一吖啶衍生物,详细研究了它们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该类化合物紫外吸收波长在240nm、293nm、370ntn左右,最大荧光发射波长在432.441nm。分子内的咔唑基团和吖啶基团形成双荧光团体系,同时还合成了V型结构的三荧光团体系。并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电化学性能分析,表明该化合物具有比较好的空穴注入、传输性能。该类化合物可以作为具有发光功能和空穴注入、传输功能的多功能掺杂型发光材料。第四部分我们设计合成了以吖啶为发色团,以二吡啶甲基氨为识别基团的荧

5、光中文摘要功能型有机荧光小分子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分子探针,并进行了金属离子识别性能的研究。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对Cu2+具有良好的识别性能,同时相对于Ca2+,Cd2+,C02+,Zn2+,H92+,Mn2+,Ni2+,pb2+等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荧光分子探针与Cu2+结合后,荧光淬灭,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荧光恢复,表现出“ON.OFF.ON"型荧光分子开关性能。并且荧光分子探针与Cu2+结合后,荧光发射无红移或者蓝移现象,该荧光分子探针是基于光诱导电子转移原理(PE

6、T)。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l,8一萘酰亚胺,空穴注入传输,SuzukiCoupling,荧光分子探针,吖啶,咔唑。Ⅱ作者:李林波指导教师:纪顺俊(教授、博导)功能型有机荧光小分子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英文摘要StudyonDesign,SynthesisandCharacterizationofNovelOrganicFunctionalFluorescentMoleculesAbstractOrganicelectrolurninescentmaterialshaveattract

7、edmuchattentionintheresearchofoptoelectronicinformationmaterialsforthevariousadvantagescompared、析thin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s.Inthisdissertation,aseriesof1,8-naphthalimideandcarbazole-acridinederivativesfor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sweredesigneda

8、ndsynthesized.Thentheiroptoelectronicpropertieswereinvestigated.Furthermore,sensorsbasedon1,8一naphthalimidegrouporacridine-1,8-dioneasthefluorephoreweredesignedandsynthesized.Andtheirchemosensingpropertieswerealsoinvestigated.ThedissertationⅥ值sdivid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