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与可持续》PPT课件

《科学技术与可持续》PPT课件

ID:36831148

大小:263.41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5-10

《科学技术与可持续》PPT课件_第1页
《科学技术与可持续》PPT课件_第2页
《科学技术与可持续》PPT课件_第3页
《科学技术与可持续》PPT课件_第4页
《科学技术与可持续》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学技术与可持续》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21世纪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1.问题的定位2.问题的性质3.问题的重要性4.问题的实质[1]该论文发表在《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12期。1.问题的定位何谓“重大”战略问题(1)一般战略和重大战略的界定(2)时间的限定“重大”的特点1.问题的定位何谓“重大”战略问题(1)一般战略和重大战略的界定一般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问题,是那些能够引导科学技术本身的内在逻辑发展仅仅产生渐变效应的战略问题;而重大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问题,则是那些能够引发科学技术本身内在逻辑产生质变效应的战略问题。

2、如“微电子科学技术发展战略问题”与“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相比,前者是一般科学技术发展战略问题,后者是重大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问题。1.问题的定位因为;“微电子科学技术发展战略问题”除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外,仍然没有超出物理世界的科学技术规律的制约和导向,其内在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逻辑无论是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还是麦克斯威尔发现电磁方程、威斯丁豪斯等人发明电力传输系统,以及美国的爱迪生等发明用电器,再发展到1946年美国的毛齐勒和艾克特发现和发明电子计算机,以及其他人在后续的五十年发明的大规模计算机

3、和微小计算机,直至现在发展起来的微电子科学技术体系等。这些科学技术仍然停留在“地球是机器”的力学世界观以及还原论的方法论的基础上。1.问题的定位因此从科学技术反映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形式上来看,微电子科学技术相对自然物理世界内部的一系列人类科学技术发现和发明,确实是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突破,微电子科学技术发展战略问题也是制约和影响科学技术整体发展的战略问题。然而,相对自然界各种事物存在方式的特殊性和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来看,微电子科学技术仍然是在当代科学技术内在物理逻辑方向上的革新和渐变,没有在遵循自然规

4、律的本质上产生突破,所以,微电子科学技术发展战略问题,在21世纪还不能说是重大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问题。1.问题的定位相反,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之所以被认为是重大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问题,就是由于这个问题的深入探讨和结果,使科学技术发展将改变运行的传统轨道,开始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也就是说,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仅运行在物理世界,还能够运行在生态世界。这涉及到科学技术发展将由原来的单向轨道,遵循物理世界规律,开始转向物理世界与生态世界的双向轨道。1.问题的定位(2)时间的限定一般战略:3-5年国家计划:5-10年

5、重大战略:100年(小康:几十年;基本富裕:上百年;可持续发展;上千年、生态文明:几千年)1.问题的定位“重大”的特点(1)解构性(2)转折性(3)建构性2.问题的性质认识上的问题社会问题超意识形态的问题文明的问题2.问题的性质认识上的问题(1)认识论的思考方式(2)没有及时认识(3)没有及时认识的原因(4)认识上延误可能的后果2.问题的性质(1)认识论的思考方式认识什么,如何认识,根据什么标准,这个标准的理由和根据是什么,有无认识误区,如何克服?认识什么,(没有认识到)为什么没有认识,根据什么标准,这个标

6、准的理由和根据是什么,有无认识的后果,能否克服?2.问题的性质(2)没有及时认识在20世纪50年代,一些著名的未来学者几乎都没有预测到工业社会对环境的影响。霍尔姆斯(NicholasHolmes)早在1976年写道:“关于工业社会各种缺陷的社会讨论是相当晚近的现象。20年以前,工业对环境的影响并不是公共谈论的话题。直到最近的1955年,奥姆普森(GeorgeThompson)先生有能力完成了他的《预测未来》一书,但是根本没有提到污染和环境危机。”2.问题的性质在西方,即使未来研究和社会预测开始于五十年代,但

7、是直到1973年前,西方国家学术界热烈讨论的问题还主要是集中在工业社会的未来走向问题[1],没有认识到自然环境的外在制约和限制。他写到:“最近一百年来,人类一直设法用一种技术规律来代替自然规律,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在很好地开展之中。后工业社会从根本上说是要以更强有力的形式来改造这种技术探索。不过现在的问题是,人类是否愿意继续这样走下去,这在历史上仍然是悬而未决的。”1953年夏季,丹尼尔贝尔在奥地利的一次学术会议上第一次使用“后工业社会”的名称,提出了他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其后,他对后工业社会进行了10多年的深

8、入研究。1973年发表他的代表作《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些探索》。2.问题的性质评论:主流认识与边缘认识“人类智慧最有价值的特征之一就是能把过去、现在和将来联系起来。回顾往事,我们就能看出一件事的前因后果。更为重要的是,看清一件事如何引出了另一件事,就能从当前的趋势推断并洞悉到未来的大概样子。”实质上,在20世纪60-70年代,观察家预测未来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主要集中在社会学和未来学方面,根本没有关注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