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身,让课堂简约而不简单

瘦身,让课堂简约而不简单

ID:36832293

大小:3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6

瘦身,让课堂简约而不简单_第1页
瘦身,让课堂简约而不简单_第2页
瘦身,让课堂简约而不简单_第3页
资源描述:

《瘦身,让课堂简约而不简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瘦身”,让课堂简约而不简单经过课程改革的洗礼,数学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静态的文本变成了现在动态的语言;由沉闷的课堂幻化成了多彩的舞台。数学课的形式变美了,情趣变浓了,内涵变深了,效率也变高了。但冷静反思后,我们也发现,其中存在着很多的弊病。数学“家常课”呈现着臃肿的病态:为了追求“新潮”的教学理念,向教学的“流行风”靠拢,有些教师没有深入精华,只学了表面的功夫,本末倒置。只注重在形式上下工夫,课堂看似轰轰烈烈,学生却听得稀里糊涂,最后导致数学课堂的手段越来越“高超”,可教学效果却没有一点进展。特级教师翟裕康曾说:“轻负担,高效益的根在课堂。”他是这

2、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不断追求“真实、有效、简约”的课堂境界,倡导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他应得的东西,在课外拥有自己的童年世界。因此,数学课“瘦身”势在必行!删除教学中匆匆走过场的环节、花里胡哨的形式,竭力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把多维、深刻的数学教学内容极力简约化,教师简简单单教,学生简简单单学。一、“瘦身”教学内容,简约课堂素材一节课:40分钟,它是一个常数。这就要求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一定要适量。太多,不容易讲透知识点,导致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而显得手忙脚乱,学生也只能跟着,听着。一些教师喜欢把教学内容安排的满满的,乍一看,教学紧凑,一环接一环。可实际的课堂

3、却成了教师展示自己指挥的舞台,学生对新的知识得不到理解、消化,发展思维更是无从谈起。一堂课下来,很多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的内容一知半解;太少,20分钟的内容拿到40分钟的课堂,出现课堂闲暇,这犹如杀鸡用牛刀,用宝贵的时间去消耗粗浅的知识,学生的发展就受到很大的制约。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一定要适量,所以在课前,教师必须研究教材、了解学情,再进行设计,才能突出整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把握一节课的主要教学线索,简约课堂素材。首先,在安排教学目标时一定要做到“少”却要“精”。“少”并不是单单指减少教学的知识容量,而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精简,

4、选择核心内容进行教学。例如,教学《9加几》第一课时时,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凑十法,正确计算出9加几的得数。所以就不该要求学生一定要达到某种计算速度,更不该进行口算比赛。这样,既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又会使学困生心理紧张,可能连本来能做对的也会做错。因此,首先只有对着数量“瘦身”,突显数学内容的本质,才能发挥数学课特有的教育功能。如果大家都把数学课堂当成一个箩筐,所有的东西都往里面装,最后因为有太多的额外内容而变得越来越臃肿不堪!  其次,在安排教学内容上要做到“单”,但要“丰”。其实,表面看起来单一的素材,也同样可以做到内涵丰厚。在教学当中可以利用一题多

5、解,一题多改,一题多议等形式,挖掘单一素材中的丰厚内涵。例如,《加减混合》的例3:车上原来有67人,上车28人,下车25人,现在有多少人?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认真分析题中条件和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顺向思维叙述。即:上车用什么方法,下车用什么方法?然后运用数量关系进行列式,67+28-25。再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一题多解:即:上车和下车是同时进行的吗?引导学生发现也可以先算下车,再算上车。由此得出解法二:67+28-25。通过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回环,使学生认知应用题的一题多解,体会课堂问题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最后,

6、在安排教学素材时一定要做到“整”,而且“优”。将教学材料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让学生容易接受和掌握。例如《角的初步认识》一课,可以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让学生在找角的过程中抽象出角。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来指角,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渗透“角是由一点引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这一知识,加深为学生对角的认识。这样,在学生初次认识角时,以教材提供的素材,组织了科学有序的教学结构。二、“瘦身”教学方法,简约课堂手段教学方法、手段主要是服从于教学目标,方法取决于内容,所以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我们在进行教学的同时,必须有明显的针对性,也就是说一定

7、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当我们在课堂上运用各种方式,创设各类情景的时候,是否想过这些情景是否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呢?当我们积极引领学生进行“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学习时,是否想过这个生活经验学生有没有体验过呢?当我们热衷于动手操作时,是否所有的操作都是有意义的?我们是否可以抛弃一些可有可无的操作环节,用观察、比较等方法来代替呢?在对待一些数学上的名词、术语等,我们是该选择过多的讲解还是直接告诉?在对适当拓展某一知识点的同时,我们有没有任意拔高要求或将后续知识提前学习,导致拔苗助长呢?一连串的质疑,让我们不得不为我们的教学方法进行“瘦身”,简约我们的课堂手

8、段,利用简约的方法上出不简单的课。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在上新课时,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