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运用(五)1

积累运用(五)1

ID:36832821

大小:13.8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6

积累运用(五)1_第1页
积累运用(五)1_第2页
积累运用(五)1_第3页
资源描述:

《积累运用(五)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体会转折关系关联词的作用和不同表现形式,积累关联词。   2.积累谚语,感受谚语在生活中的妙用。   3.在互动中,学习一些说明的方法。   4.能清楚地写出一件自己亲身参与的家务事,养成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积累关联词,体会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的作用。   2.能够写清楚一件亲身参与的家务事,详写自己做家务事的经过、遇到困难时的心理活动以及你怎样克服困难。  教学难点   能够写清楚一件亲身参与的家务事,详写自己做家务事的经过、遇到困难时的心理活动以及你怎样克服困难。  教学准备   学生在进入本单元学习时,教师就

2、可布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确定实践活动的内容或方向,通过多种途径大量搜集有关的信息资料。  教学时间   4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抽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带有关联词的句子……今天我们要读的句子同样也带有关联词,请我们一起到“温故知新”里去看一看。   2.学生自读三个句子,思考每句话有几层意思。   3.互相交流每句话的两层意思之间是用什么词语连接起来的。   4.总结:“可”“却”“但是”都是表示转折关系的词语。   5.你能试着用表示转折关系的词语说话、写话吗?  二、语海拾贝    人类在几千年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

3、往往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总结出来,称为谚语。请同学们认真读读下面的句子,想想你从中明白了什么规律?   1.个人读句、解句。   2.小组交流解句、赏句。   3.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4.个人背。   5.小组互背互评。   6.全班齐背。   7.你还搜集了哪些谚语?讲给大家听一听。  三、互动平台   1.读互动平台的内容,勾画出本单元《送你一片绿荫》《有趣的生命时钟》中所用的说明方法。   2.对照课文《送你一片绿荫》《有趣的生命时钟》,找出列数据、举例子的地方,认真读一读,体会用上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   3.浏览本单元课文,看看还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4.小组交流。

4、   5.你还知道哪些说明方法?  四、综合性学习   1.进入本单元学习时提前布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观察的内容或方向。   2.根据自己的选题和小伙伴组成合作小组,以便在搜集过程中互相帮助、共享资源。   3.各合作小组通过多种途径(电视、网络、报刊、向人请教、走进大自然仔细观察等)查阅、搜集资料,并进行归类整理。   4.和合作者一起筛选搜集的资料构思主题报告会的方案。     可办成小报,可写成文章,可汇成图片集,有条件的还可录成音像资料,制成幻灯片……   5.成果展示,共同分享。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边展示边介绍。      展示者可以介绍自己小组的成

5、员在搜集资料及准备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收获、体会等。    (2)观摩者可以质疑,并诚恳地提出意见或建议。    (3)成果评比,重在激励。   6.教师小结本次活动。  五、习作百花园   1.阅读习作提示。    (1)说说读懂了什么?用序号在书上标出来。     ①写什么样的事——自己亲身参与的一件家务事,比如:上街买菜闹笑话,协助长辈做事却帮了倒忙,自己做出的饭菜让爸妈赞不绝口……     ②怎么写这件事——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写好后读给同桌听听,并进行修改。    (2)以学过的课文为例子说说怎样把事情的经过和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具体。      要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6、;不说空话;要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心情、表情、神态;要描写环境以衬托。    (3)在“怎样写”方面谈谈你的补充意见。      如,要强调详略得当。详写:怎样做家务事的,做家务事时遇到哪些困难,自己有些什么心理活动?又是怎样克服的……      小组交流:我写什么,我怎么写。   2.运用修改符号,自读自改。   3.师生合作,当面点评,以点带面。   4.分小组评改。在评改过程中,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学习别人的长处。   5.全班欣赏同学的精彩习作,共同分享习作的快乐。  六、自主阅读园地   1.学生通读全文,看看你从中捕捉到哪些有关长江的信息。   2.小组

7、交流。   3.反馈:长江发源地在哪里?都流经了哪些省、市?接纳了哪些支流?   4.思考: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学生勾画、批注、汇报。   5.请把长江的有关知识回家讲给家长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