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坡设计》PPT课件

《纵坡设计》PPT课件

ID:36838600

大小:235.25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5-10

《纵坡设计》PPT课件_第1页
《纵坡设计》PPT课件_第2页
《纵坡设计》PPT课件_第3页
《纵坡设计》PPT课件_第4页
《纵坡设计》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纵坡设计》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节纵断面设计要点关于纵坡极限值的运用纵坡的极限值,设计时不可轻易采用,应留有余地。在受限制较严的地带,可有条件地使用纵坡极限值。纵坡应力求平缓,但为了路面和边沟排水,最小纵坡不应低于0.3%~0.5%。第四节纵断面设计要点关于最小坡长纵坡坡长不宜过短,以不小于设计速度9s的行程为宜。对连续起伏的路段,坡度应尽量小,坡长和竖曲线可取极限坡长的3~5倍。第四节纵断面设计要点各种地形条件下的纵坡设计平原、微丘地区的纵坡应均匀平缓,注意保证最小填土高度和最小纵坡的要求。丘陵地区的纵坡应避免过分迁就地形而使路线起伏过大,注意纵坡应顺适不产生突变。山岭、重丘地形的沿河线应尽量采用平缓纵坡

2、,坡长不应超过限制长度,纵坡不宜大于6%,注意路基控制高程的要求。越岭线的纵坡应力求均匀,尽量不采用极限或接近极限的坡度,更不宜在连续采用极限长度的陡坡之间夹短的缓和坡段。越岭路线一般不应设置反坡。山脊线和山腰线除结合地形不得已时采用较大纵坡外,在可能条件下纵坡应缓些。第四节纵断面设计要点关于竖曲线半径的选用竖曲线应选用较大半径为宜。在不过分增加工程数量的情况下,应选用大于或等于一般最小半径的半径值,特殊困难方可用极限最小值。第四节纵断面设计要点关于相邻竖曲线的衔接相邻两个同向凹形或凸形竖曲线,特别是两同向凹形竖曲线间,如直坡段不长应合并为单曲线或复曲线,避免出现断背曲线,这样要

3、求对行车是有利的。对反向竖曲线,最好中间设置一段直坡线,直坡线的长度一般不小于设计速度的3秒行程。当半径比较大时,亦可直接连接。第四节纵断面设计要点纵坡设计方法与步骤及注意问题纵坡设计方法与步骤准备工作:按比例标注里程桩号和标高,点绘地面线;绘出平面直线与平曲线资料,以及土壤地质说明资料;将桥梁、涵洞、地质土质等与纵断面设计有关的资料在纵断面图纸上标明;熟悉和掌握全线有关勘测设计资料,领会设计意图和设计要求。第四节纵断面设计要点标注控制点:如路线起、终点,越岭垭口,重要桥梁、涵洞的桥面标高,最小填土高度,最大挖深,沿溪线的洪水位,隧道进出口,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点,与铁路交叉点及受

4、其它因素限制路线必须通过的标高控制点等。第四节纵断面设计要点试定纵坡:在已标出“控制点”的纵断面图上,根据技术指标、定线意图,对各种可能坡度线方案反复比较,最后定出既符合技术标准,又满足控制点要求,且土石方最省的坡度线,将前后坡度线延长交会出变坡点的初定位置。第四节纵断面设计要点调整纵坡:对照技术标准,检查纵坡度、坡长、纵坡折减、合成坡度及平面与纵面配合是否适宜以及路线交叉、桥隧和接线等处的纵坡是否合理,不符合要求时则应调整纵坡线。第四节纵断面设计要点核对:选择有控制意义的重点横断面,根据纵断面图上对应桩号填挖的高度,在横断面图上“戴帽”检查是否填挖过大、坡脚落空或过远、挡土墙过

5、大等情况,若有问题应及时调整纵坡线。定坡:纵坡线经调整核对后,即可确定纵坡线。第四节纵断面设计要点设置竖曲线:拉坡时已考虑了平、纵组合问题,根据技术标准、平纵组合均衡等确定竖曲线半径,计算竖曲线要素。根据已定的纵坡和变坡点的设计标高及竖曲线半径,即可计算出各桩号的设计标高。第四节纵断面设计要点纵坡设计应注意的问题设置回头曲线地段,拉坡时应按回头曲线技术标准先定出该地段的纵坡,然后从两端接坡,应注意在回头曲线地段不宜设竖曲线。大中桥上不宜设置竖曲线,桥头两端竖曲线的起终点应设在桥头10m以外。小桥涵允许设在斜坡地段或竖曲线上,为保证行车平顺,应尽量避免在小桥涵处出现驼峰式纵坡。第四

6、节纵断面设计要点注意平面交叉口纵坡及两端接线要求。公路与公路交叉时一般宜设在水平坡段,其长度应不小于最短坡长规定。两端接线纵坡应不大于3%,山区工程艰巨地段不大于5%。拉坡时如受“控制点”制约,导致纵坡起伏过大,或土石方工程量太大,经调整仍难以解决时,可用纸上移线的方法修改原定纵坡线。对连接段纵坡,如大、中桥引导及隧道两端接线等,纵坡应平缓,避免产生突变。第二节竖曲线设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