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

ID:36846991

大小:325.5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5-10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_第1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_第2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_第3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_第4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_第5页
资源描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教材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材编写组教材结构与体系有理数一元一次方程用字母表示数走进图形世界平面图形的认识(一)二元一次方程组幂的运算平面图形的认识(二)从面积到乘法公式图形的全等数据在我们周围感受概率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设计思路】本章是“平面图形的认识(一)”的延续和提高。由三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和平行线的性质;第二单元: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探索平移的性质;第三单元:介绍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探索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和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公式.关于“直线平行”的设计思路:课本通过设置观察

2、、操作、交流等探索活动,按照“先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再探索平行线的性质”的顺序呈现有关内容,并以直观为基础进行简单的说理,将直观与简单说理相结合.对直线平行条件的探索,平行线性质的研究,反映了“观察、操作-----猜想、探索-----说理(有条理地表达)”的认识过程.关于“三线八角”课本体现了紧扣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和平行线的性质的教学需要,将“三线八角”的内容穿插在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的学习中,而不是孤立地处理这一内容在直观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体会平移的应用价值和丰富的内涵,认识和欣赏平移,探索平移的基本性质,促进观察、分析、归纳等一般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发展,是本章的学习目标之一

3、.课本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观察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开始,直观地认识平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生活中平移现象的共同规律,得出平移的基本性质,并运用其基本性质进行简单的平移作图和简单的图案设计.关于“平移”的设计思路:关于“三角形”的设计思路:在介绍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探索三角形三内角、三边之间的关系的教学中,课本力求创设丰富的现实情境,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几何模型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内容的呈现上,课本提供了“数学实验室”等系列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探索、交流的空间,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的有关结论.课本首先从学生熟悉的三角形开始,在感性

4、认识的基础上,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进行定义,然后探索三角形三内角、三边之间的关系,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等性质,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在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的设计中,课本致力于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猜想、归纳,从中领略化复杂为简单、化未知为已知的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教学建议】(1)关于“三线八角”——教学中仍需重视(2)对直线平行条件的探索,平行线性质的研究——充分体现以学生实践为主(3)关于“平移”的教学——让学生经历过程(4)关于探索三角形有关性质的教学——要关注数学思想方法(分类、归纳、化归等)的渗

5、透【教学茶座】●在本节的“数学实验室”中,通过度量、剪拼等实践活动来探索图形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在本节的“议一议”中,提出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说明“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以及“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成立的理由.在具体教学中,这两者间的关系怎样?▲“观察、操作-----猜想、探索-----说理(有条理地表达)”是研究图形性质的一个带普遍性的认识过程.通过量、拼、折,操作、实践、探索,发现图形的性质,属合情推理,这是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有条理地表达的推理方法之一.在本节的“议一议”中的要

6、求,则是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说明图形的一些性质也可以运用说理的方式获得.第八章幂的运算【设计思路】1.以实际问题为背景引入幂的运算,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第1节,通过计算“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引入同底数幂的乘法;第2节,通过思考“如何解决黑板上写不下100个104“乘积”引入幂的乘方;第3节,通过探索“美国发射的‘奥德赛’火星探测器进入轨道前所需飞行的时间”引入同底数幂的除法.第八章幂的运算【设计思路】2.遵循本套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做”获得感受的基础上再明晰”的设计思路,呈现本章的有关内容.第1节,学生理解幂的意义的基础上

7、通过“做”同底数幂相乘获得体验后,再明晰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第2节,引导学生在已有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基础上“做”幂的乘方后,再明晰幂的乘方法则:第3节,根据幂的意义“做”同底数幂相除后,再明晰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第八章幂的运算【设计思路】3.本章内容的呈现注重“过程”,以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数学思考”.课本呈现a0=1(a≠0)的过程,可以分为4个层次:(1)猜想—通过观察一系列式子和数轴上点的位子的变化,猜想1=20;(2)确认—通过除法确认23÷23=1;(3)试用—试用“同底数幂的除法的性质”,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