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

ID:368567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07-29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_第1页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_第2页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_第3页
资源描述: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一、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内容及其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明确规定本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与深度、教学内容体系结构以及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它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学生学业成绩和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准则。从形式上看,教学大纲的结构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即说明、本文和附录。教学大纲的说明部分阐述开设本门课程的意义,本门课程教学的目的、任务和指导思想,提出教学内容选编的原则和依据,以及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建

2、议,特别是对教学中困难、复杂的部分进行分析,提出建议。大纲本文是对教学基本内容所作的规定,是大纲的主体部分,反映教学内容基本结构及其主要的教学形式,它一般是以课程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为基础,结合教学法的特点,以篇、章、节、目等顺序排列该门课程教学内容的主题、分题和要点,并规定本门课程教学内容的范围和分量、时间分配和教学进度。同时大纲本文还把该课程有关实验、实习或其他作业题目及教学时数的分配规定下来。附录部分则列举各种教学参考书和资料。二、课程标准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自20世纪50年代初学习苏联模式开始,一直采用教学大纲的提法,课程标准这

3、个术语只是近年来才开始重新被提及。……课程标准是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做的具体描述,是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是对课程教学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学管理和课程评价的依据,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试命题的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一般由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要求、实施建议等部分组成。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涵: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要求;3规定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它一般不需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

4、容。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几点:·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是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学生学习结果行为的描述应该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而不可及的;·课程标准的范围应该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三个领域:认知、技能与情感,而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要求;·课程标准最终要检验的是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某一任务或是否达到了某一目标,因此,“内容标准”的陈述是以学生为出发点的,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

5、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更为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尤其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这是与教学大纲的最主要区别。由于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学生在某方面或某领域的基本素质与能力要求,因此,无论教材、教学还是评价,出发点都是为了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那些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最终的落脚点也都是这些基本的素质与能力要求。可以说,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与能力要求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灵魂。这也正是各国极其重视课程改革,尤其是极其重

6、视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的重要原因。如果说“课程是教育的心脏”,那么“课程标准就是课程的核心”。可以说,无论教材怎么编,无论教学如何设计,无论评价如何开展,都必须围绕着这一基本素质与能力要求服务,都不能脱离这个核心。但是,课程标准对教材编制、教学设计和评价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如教材编写体系、教学顺序安排及课时分配、评价的具体方法等),则不做硬性的规定。三、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辨析高校的教师一般都比较熟悉“教学大纲”,而不知道“课程标准”。其实这两个词用哪一个好,国际上也没有统一的说法,主要视各个国家的教育传统与理论背景3而定。如最早使用“教学大

7、纲”的德、法等国,现在还在沿用,只是这一词的内涵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原来的“教与学的内容纲要”,到现在的“学生的学习结果纲要”。尽管我国到目前为止大多数高校还是用“教学大纲”,但对高职教育来说,考虑到教育类型的转型、改革的推广与传播,现在主张采用“课程标准”一词,来代替原来的“教学大纲”。从而强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价值目标是着眼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提高,并把原教学大纲只关注教师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与课程实施过程。因此传统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不同之处主要可从行为主体的转移和行为陈述的可操作性来看:教学大纲:陈述方式多采

8、用的是“使学生”、“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等不规范的方式,这种陈述方式。意味着行为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课程标准:采用的是行为目标的陈述方式。陈述的角度必须从学生出发,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能以教师为目标的行为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