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法测井讲座》PPT课件

《电法测井讲座》PPT课件

ID:36866172

大小:10.96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9-05-10

《电法测井讲座》PPT课件_第1页
《电法测井讲座》PPT课件_第2页
《电法测井讲座》PPT课件_第3页
《电法测井讲座》PPT课件_第4页
《电法测井讲座》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法测井讲座》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概述电极系测井三侧向、七侧向、八侧向球形聚焦和侧向双侧向方位侧向ARI高分辨率侧向HALS阵列侧向HRLAFMI、STAR、EMI微侧向4、6臂倾角第一、二代微电阻率扫描FMS单感应双感应相量感应PDIL、DPIL高分辨率感应HRI、AIS阵列感应AIT、HDIL、HARI扫描成像高分辨率成像高分辨率成像◆侧向测井(LateroLog)1.双侧向(DualLateroLog)2.微侧向(MicroLateroLog)3.方位侧向(AzimuthalResistivityImagerARI)◆感应测井(Inductionlog)1.双感应(DualInductionlog)2.高分辨率阵列感应◆

2、地层倾角测井◆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FMI、EMI、STARⅡ)◆自然电位测井(SP-SpontaneousPotential)◇井径测井(CAL-Caliper)第二部分电法测井技术介绍第二部分倾角测井地层倾角测井原理(以4臂为例)地层倾角的测量原理就是利用测斜数据和微电导率曲线获得井周地层的倾向和倾角。典型的4臂地层倾角仪器,可记录如下条曲线:1)4条微电阻率曲线;2)2条互成90度的井径曲线;3)4条倾斜方位曲线,它们是1号极板相对于磁北极方向的方位角、简称1号极板方位角,井斜角,井斜方位角,1号极板相对于井斜方位的相对方位角曲线;4)可带测1条自然伽马曲线(限于HDT/SHDT);5)

3、1条加速度曲线,可选的电缆张力曲线;利用上述测量曲线,经过曲线对比、坐标变换和必要的井斜位移校正,即可求得地层的倾角和倾向。第二部分倾角测井主要性能适应性可靠性测量范围测量精度最大温度190oC工作4h最大压力140Mpa最小井径12.7cm最大井径53.34cm测速6~10米/分正常维修条件下98%AZ0~360度±1.5度DAZ0~360度±1.5度RB0~360度±1.5度DEV0~90度±0.25度CAL1-36~21英寸±2%CAL2-46~21英寸±2%PAD0.2~1000欧姆米177oC条件下误差±4%不同的仪器技术指标是不同的,测井时应根据测量条件和测井用户要求选择适当的仪器

4、类型。以下是阿特拉斯1016仪器主要技术指标地层倾角测井仪器指标第二部分倾角测井1、测井前检查井斜角、方位角及相对方位角变化是否灵敏,测量数值是否准确。2、微电导率曲线变化正常,不得出现台阶和负值。当出现饱和现象时,一次不得超过2m井段,且累计不超过测量井段的1%。3、方位角无负值,井斜角负值不大于18',CLS3700要求不出现负值4、井斜角重复测量误差小于30'。5、井斜方位角重复测量误差,分三种情况:当井斜角1~2度时,井斜方位角重复测量误差不大于40';2)当井斜角2~4度时,井斜方位角重复测量误差不大于20';3)当井斜角大于4度时,井斜方位角重复测量误差不大于10'6、在15米井段

5、内,1号极板方位角变化不得大于360度。7、双井径,每次测井前必须使用井径刻度器对井径仪进行两点刻度,测井后必须用套管内径对仪器进行检查。测井径曲线不允许停车对套管,特殊情况说明原因。进入套管后的测量长度必须超过10米,且井径曲线平直稳定,测量值与套管标称值误差应在±1.5cm的误差范围内。井径测井值最大与最小范围与仪器技术指标规定值的误差小于10%。同次测井井径曲线应形状相似,测量值相对误差应在10%以内。测井质量验收要求(以4臂为例)第二部分倾角测井在很长的井段内相对方位仅在2439m处旋转了360º.在3445.00到3450.0m为裂缝发育带,四条微电导率曲线变化剧烈,且互不相关,双井

6、径是椭圆形。图27地层倾角测井原始测井图第二部分倾角测井地层倾角测井的主要地质应用一、构造解释断层、褶皱、不整合、逆冲带等识别与解释二、沉积解释沉积相、沉积体内部充填结构、古水流方向三、识别裂缝及其发育方位四、判断最大主应力方向第二部分倾角测井有破碎带的断层:当地层很硬时,岩层沿断层面形成破碎带。由于破碎带中地层倾向没有固定方向,故矢量图为绿—乱—绿模式断层破碎带的矢量模式角度不整合在倾角矢量图上表现为倾角或倾向突变。一般情况下,不整合上部地层倾角较小,下部地层倾角较大角度不整合第二部分倾角测井水下冲积扇倾角模式图水下扇模式图水下扇分流河道中的倾角模式图水下扇是近源的山间洪水携带大量的陆源碎屑

7、直接进入湖盆产生的,根据其地貌和沉积特征,分为扇根、扇中(水下分流河道和扇中前缘)、扇端。第二部分倾角测井正断层:断层上盘具有拖曳牵引现象,倾角矢量呈红模式。断点埋深4630m,断层面东倾(即与红矢量方向一致),断面倾角40°,断层下盘呈急剧变化的蓝模式。逆断层:断层发育在奥陶系内部。主断点在5425m附近,地层倾向反转,断层面倾向南南西。该断层引起地层重复。正断层逆断层◆侧向测井(Latero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