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禅的基本方法》PPT课件

《坐禅的基本方法》PPT课件

ID:36867418

大小:2.98 M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5-10

《坐禅的基本方法》PPT课件_第1页
《坐禅的基本方法》PPT课件_第2页
《坐禅的基本方法》PPT课件_第3页
《坐禅的基本方法》PPT课件_第4页
《坐禅的基本方法》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坐禅的基本方法》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坐禅的基本方法坐禅的基本方法一、坐禅前1、发愿正身端坐,当愿众生,坐菩提座,心无所著。夫行者初学坐禅,欲修十方三世佛法者,应当先发大誓愿,度脱一切众生,愿求无上佛道,其心坚固,犹如金刚,精进勇猛,不惜身命,若成就一切佛法,终不退转。然后坐中正念思惟一切诸法真实之相。(忏悔心、戒清净)2、暖身、活动肢节慈心观愿我健康、快乐、安详。愿我身边的同修们健康、快乐、安详。愿这栋楼房里的所有众生健康、快乐、安详。愿这周围地区的所有众生健康、快乐、安详。愿这个城市的所有众生健康、快乐、安详。愿这个省的所有众生健康、快乐、安详。愿这个国家的所有众生健康、快乐、安详。愿这个世界的所有众生健康、快乐、安

2、详。愿整个宇宙的所有众生健康、快乐、安详。愿一切众生健康、快乐、安详。二、正坐禅时(住)1、调身——毗卢七七支坐法‘毗卢’,指‘毗卢遮那佛’。‘七支’,指静坐方法之七支分︰其中,身占五支,语、意各占一支。此即七项静坐要点。身五支者,谓金刚跏趺坐、手等持置脐下、脊椎自然直竖两肩平张、颈曲颔压喉结、舌抵上颚。语一支为口吐浊气而后禁语。意一支则系行者之心于过去不思、未来不引,于现在根尘触对,勿起任何是非分别。半跏坐有吉祥、降魔二种。以右足加于左股上者,为吉祥半跏坐。以此坐法对应于如来坐,而称菩萨坐。以左足加于右股上者,为降魔半跏坐,亦称降伏坐,多为禅家所用。2、调息息有四种相,(一)风、(

3、二)喘、(三)气、(四)息。前三为不调相,后一为调相。云何为风相?坐时则鼻中息出入觉有声,是风也;云何喘相?坐时息虽无声,而出入结滞不通,是喘相也;云何气相?坐时息虽无声,亦不结滞,而出入不细,是气相也;云何息相?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神安隐,情抱悦豫,此是息相也。守风则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守息即定。数息观数息者,修行之人,调和气息,不涩不滑,安详徐数,从一至十,摄心在数,不令驰散。盖欲界众生,心多驰动,粗散难摄,故须数息制其散乱,是为入定之要,故以数息为初门也。(参看《圣严法师教禅坐》一节)3、调心一者调伏乱想,不令越逸,二者当令沉浮宽急得所。何等为沉相?若坐时心

4、中昏暗,无所记录,头好低垂,是为沉相。尔时当系念鼻端,令心住在缘中,无分散意,此可治沉。何等为浮相?若坐时心好飘动,身亦不安,念外异缘,此是浮相。尔时宜安心向下,系缘脐中,制诸乱念,心即定住,则心易安静。举要言之,不沉不浮,是心调相。三、坐禅遇到的境界1、八触一、动触,即在坐禅的时候,身体忽然生起颤动的现象;二、痒触,即身体上发痒,好像无置身之处;三、轻触,即感到身轻如云,好像在天空中飞行一样;四、重触,即感觉身重如山,不能移动分毫;五、冷触,即感到身冷如冰;六、暖触,即感到身热如火;七、涩触,即感到身如木皮;八、滑触,即感到身滑如脂。此八触发生之原因,以欲得初禅定时,上界之极微入于

5、欲界之极微,二者交替,地水火风狂乱发动。不明此法相之人,骤起惊惧,以为发病,驰回不已,遂乱血道,真为狂气。2、喜乐境与恐怖境佛来佛斩,魔来魔斩”是处理异象的最好方法。所谓斩佛斩魔的意思是说,不论可喜或是可怖的任何景象及感受出现,都把它当作幻景及幻觉处理,不予理会对善境好境既不贪着,对恶境亦不恐惧,不要害怕也不要欢喜。《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四、坐禅结束(出定)动念及按摩:行人若坐禅将竟,欲出定时,应前放心异缘,开口放气,想从百脉随意而散,然后微微动身,次动肩膊及手头颈,次动二足,悉令柔软,次以手遍摩诸毛孔,次摩手令暖,以揜两眼,然后开之。待身热稍

6、歇,方可随意出入。若不尔者,坐或得住心,出既顿促,则细法未散,住在身中,令人头痛,百骨节强,犹如风劳,于后坐中烦躁不安。是故心欲出定,每须在意。坐禅疑问禅与神通(一)神通是佛菩萨的“办事禅(二)莫以神通之有无,断修道之成就(三)佛戒神通甚力,律有明文(四)不可执异象幻境为神通坐禅的环境如付选择?最好选择通风、明亮、安静、干燥的地方。夏天坐禅可否吹电扇或冷气?以不吹为佳,若要吹,可将风吹至墙上,再反射回来,间接的吹到。坐禅最佳的时间是何时段?最好坐禅的时间是:淩晨3:00~5:00;次佳时间是:早上5:00~7:00、傍晚5:00~7:00、睡前9:00~11:静坐时间以多久为宜?五分

7、钟增至八小时如何练习观照?四念处修习禅定需要多久才能成就?没有一定的答案,因为牵涉到过去多生努力所得的证量,以及今生的用功(以正知见为前提,无所得的心态,大精进、大忏悔、大苦行),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禅定为什么进步很慢或障碍重重?因为一切都是业力的牵引;因为一切都是无明的障蔽;因为一切都是功德、福报的感召;只要多忏悔守戒,多化解业力,多累积功德福报,不要跟别人比较,以无所得的心态,有耐心的修下去,日久天长,身心必定会得到完全的改变。共修好还是独修好?【打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