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城市规划》PPT课件

《城市与城市规划》PPT课件

ID:36867815

大小:1.04 M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5-10

《城市与城市规划》PPT课件_第1页
《城市与城市规划》PPT课件_第2页
《城市与城市规划》PPT课件_第3页
《城市与城市规划》PPT课件_第4页
《城市与城市规划》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与城市规划》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讲城市与城市规划一、对城市的再认识二、对城市化的理解三、我国城市化历程的回顾四、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简介本讲重点与难点:城市的概念,城市的构成;城市化的特性,城市化进程的特征;城市规划的概念,城市规划的起源,城市规划的功能,城市规划的特性,城市规划面临的问题。一、对城市的再认识1.城市的含义(1)城市:既是一个景观,一片经济空间,一种人口密度,也是一个生活中心和劳动中心,更具体点说,也可能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或者一个灵魂(法国著名地理学家——菲利普·潘什梅尔)。(2)城市:是坐落在有限空间内的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英国经济学家——K·J·巴顿)。(

2、3)城市:是一个团体的人构成一个政治上有组织的共同体,一个比较永久和高度有组织的中心,包括有各种机能的一个人口集团,在粮食生产上无法自给自足,通常以制造业和商业来满足居民的需要(《韦氏大字典》)。——城市的含义,城市的构成,城市的分类,城镇设置标准第一讲城市与城市规划一、对城市的再认识概括起来,对城市可有如下认识:——城市集聚了一定数量的人口;——城市是以非农业活动为主,是区别于农村的社会组织形式;——在一定地域中,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承担不同范围中心的职能;——城市要求相对集中,以满足居民生产和生活方面的需求,发挥城市特有功能;——城市必须提供必要的物质设施,力求保持良好的生态

3、环境;——城市是必须根据共同的社会目标和各个方面的需求而进行协调运转的社会实体;——城市有继承传统文化,并加以绵延发展的使命;第一讲城市与城市规划综上所述,城市必须具备以下4个特征:1.密集性:即拥有一定数量的居民,相对集中的居住形态,达到一定的人口密度;2.经济性:经济以非农业为主,土地主要为经营非农业的行业所占用;3.社会性:聚集的人口不是由血统的或宗族的关系所组成,而是构成复杂的社会关系;4.聚集性:即聚集经济,指因企业、居民的空间集中而带来的经济利益或成本节约。聚集是城市最本源、最主要的特征。一、对城市的再认识第一讲城市与城市规划2.城市的构成(1)从功能上看:城市=居住+工作+

4、休憩+交通(2)从要素上看:城市=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空间系统+交通通讯系统(3)从发展动力看:城市=产业推动系统+环境支撑系统+管理调控系统(4)从物质构成看:城市可以分为公共、非公共两种领域。第一讲城市与城市规划公共领域指社会公众所共享的那部分物质环境,主要是公共设施(如公共绿地、公立的医院和学院等)和基础设施,通常是公共投资和开发的范畴。非公共领域指社会个体所占用的那部分物质环境(如办公、商业、工业和居住等各种楼宇),一般是非公共投资和开发的范畴。在城市物质环境中,公共领域的开发起着主导作用,为非公共领域的开发既提供了可能性也规定了约束性。第一讲城市与城市规划3.城市的分类(1)按

5、人口数量划分: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2)按城市职能分:工业城市、商贸城市、交通港口城市、科研教育城市、综合中心城市、县城、特殊职能城市。工业城市:单一工业为主的城市和多种工业城市;交通港口城市:铁路枢纽城市、海港城市、内河港埠;特殊职能城市:风景旅游城市、修疗养城市、革命纪念城市、边贸城市;(3)按地形地貌分:平原城市、山地丘陵城市、海滨城市、跨江城市。城市类型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城市人口小于20万人20到50万人50到100万人大于100万人大于200万人第一讲城市与城市规划4.城镇设置标准(1)世界各国的城市设置标准存在着很大差距,大体可分为几种类型:①

6、以某级行政中心所在地为标准;②以居民点的人口数量来划分;③没有明确的标准来规定,由官方的公布来明确;④其他类型,如人口数量和密度指标相结合;以城镇特征为标准等。第一讲城市与城市规划(2)我国城镇设置标准设立地级市标准(1993年国务院批准)市区非农业人口(万人)>25市政府驻地具有非农业户口人口(万人)>20工农业总产值(亿元)>30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比重(%)>80国内生产总值(亿元)>25第三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35%以上并大于第一产业产值地方本级预算财政收入(亿元)>2第一讲城市与城市规划1.城市化的概念(1)、人口学认为:城市化是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是人口的地理

7、迁移,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是乡村变为城市的过程。(2)、社会学认为:除经济因素外,城市化是人类文化教育、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的社会演化过程,是社会结构的变化,是人在各方面更加社会化的过程,是个人、群体和社会之间相互作用加强的过程,是传统性逐步减弱、现代性逐步增强的过程。二、对城市化的理解——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的特性,城市化进程的特征,城市化的历史进程第一讲城市与城市规划城市化还应包括原有市区的结构重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