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培养》PPT课件

《微生物的培养》PPT课件

ID:36871091

大小:1.01 MB

页数:58页

时间:2019-05-10

《微生物的培养》PPT课件_第1页
《微生物的培养》PPT课件_第2页
《微生物的培养》PPT课件_第3页
《微生物的培养》PPT课件_第4页
《微生物的培养》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生物的培养》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一微生物的培养病毒的结构病毒SARS冠状病毒、禽流感病毒朊病毒(蛋白质病毒)病毒的增殖:细菌的外形与大小图1-1常见的三种细菌典型形态A.球菌B.杆菌C.弧菌芽孢有些细菌在一定的条件下,细胞里面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做芽孢。芽孢的壁很厚,对干旱、低温、高温等恶劣的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例如,有的细菌的芽孢,煮沸3小时以后才死亡。芽孢又小又轻,可以随风飘散。当环境适宜(如温度、水分适宜)的时候,芽孢又可以萌发,形成一个细菌.特点:结构都相当简单,个体多数十分微小.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有的

2、甚至没有细胞结构.且体内一般不含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微生物包括哪五类:病毒细菌放线菌真菌原生动物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病毒界一、基础知识:(一)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菌落:单个或少数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大量繁殖时,就会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叫做菌落。菌落是鉴定菌种的重要依据。细菌的营养类型根据细菌所利用的能源和碳源的不同,将细菌分为两大营养类型。自养菌:分类,举例?异养菌:腐生菌寄生菌大部分病原菌光合自养型:光合细菌化能自养型:硝化细菌,铁细菌

3、,硫细菌菌落细菌的菌落特征因种而异放线菌1、结构:单细胞原核分支状的菌丝(基内菌丝、气生菌丝)链霉素、土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微生物中发现了几千种抗生素,其中2/3是由放线菌产生的应用:真菌如图是酵母菌电子显微镜下的形态结构酵母菌和霉菌青霉生殖直立菌丝营养菌丝腐生生活孢子生殖(二)培养基培养基(培养液)是由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液。(1)按物理状态分: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2)按功能分: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3)按成分分: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

4、。1.培养基的类型固体培养基:菌落液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均匀混浊生长沉淀生长半固体培养基:无动力有动力(弥散)2.不同的微生物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培养基配方3.不管哪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和氮源、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另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4.培养基的用途液体培养基:增菌、工业生产固体培养基:纯化(分离),鉴定、活菌计数、保藏菌种半固体培养基:动力检测(三)无菌技术1.无菌技术的概念无菌操作泛指在培养微生物的操作中,所有防止杂菌污染的方法。成功地培养微生物的关键。(1)消

5、毒定义:2.消毒与灭菌的概念及两者的区别(2)灭菌的定义:3.常用的消毒与灭菌的方法1、灼烧灭菌灭菌的方法:2、干热灭菌:160-170℃下加热1-2h。3、高压蒸气灭菌:100kPa、121℃下维持15-30min.1.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还有什么目的?2.请你判断以下材料或用具是否需要消毒或灭菌。如果需要,请选择合适的方法。(1)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2)玻棒、试管、烧瓶和吸管(3)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答:无菌技术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答:(1)、(2)

6、需要灭菌;(3)需要消毒。旁栏思考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基本操作程序1、器具的灭菌2、培养基的配制3、培养基的灭菌4、倒平板5、微生物接种6、恒温箱中培养7、菌种的保存三、实验操作(一)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用于培养细菌)1.计算、称量2.溶化3.调pH:pH7.64.过滤:这一步可以省去。5.分装:分装过程中注意不要使培养基沾在管口或瓶口上,以免沾污棉塞而引起污染。分装三角烧瓶的量以不超过三角烧瓶容积的一半为宜。6.加塞7.包扎操作步骤8.灭菌:将50ml培养基用玻棒转移至三角锥瓶中,塞上棉花塞,包上牛皮纸,再

7、放入高压蒸气灭菌锅,在压力为100kPa、温度为121℃,灭菌15~30min。将培养基用旧报纸包裹,放入干热灭菌箱内,在160~170℃下灭菌2h。9.倒平板:待培养基冷却到50℃左右时,在酒精灯附近倒平板。(倒平板操作见课本)2d后观察平板,无杂菌污染才可用来接种.10.无菌检查:将灭菌的培养基放入37℃的温室中培养24—48小时,以检查灭菌是否彻底。(二)纯化大肠杆菌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微生物的接种技术:平板划线的操作方法交叉划线法连续划线法平板划线的操作一旦划破,会造成划线不均匀,难以

8、达到分离单菌落的目的;二是存留在划破处的单个细胞无法形成规矩的菌落,菌落会沿着划破处生长,会形成一个条状的菌落。问题讨论1.为什么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吗?为什么?答:操作的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