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ID:36874481

大小:879.00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5-10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_第4页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涵义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涵义(一)什么是中国?什么是传统?什么是文化?(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一)什么是中国?什么是传统?什么是文化?1、“中国”一是专指帝王所在的国都,即首都。《诗经·大雅·

2、民劳》:“惠此中国,以缓四方”。(先爱护京都的百姓,进而安抚四方。)二是专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据有关资料介绍,“中国”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西周。周在灭商之后,周武王在祭拜上天时说:“余其宅兹中国”。三是指中原地区。由于中原是农业最发达的地方,所以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史记·天官书》称:“其后秦遂以兵灭六国,并中国”。(遂后秦朝灭亡了六国,统一了中原。)四是指古代华夏族、汉族居住的地区或建立的国家。由于华夏族、汉族多在黄河中下游建都,并不断扩大活动范围,因而称黄河中下游为“中国”。古代所说的“中土”、“中州”、“中原”等词

3、含义相同。2、“传统”《辞海》: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3、“文化”《辞海》:广义的文化(大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小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1、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指历史形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1)“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等等。(

4、2)“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一)历史悠久,绵延不绝(二)兼容并蓄,包容融合(三)持中贵和,追求和谐(四)以人为本,道德至上(五)求是务实,注重实用中华民族有“三十万年的民族根系、一万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国家史”。(一)历史悠久,绵延不绝(二)兼容并蓄,包容融合1、佛教的中国化“佛教的中国化”,是指印度的佛教传到中国之后,经过发展演变而最终变成了中国的佛教。佛教最早是在

5、西汉未年从印度传来的。佛教传入中国经历了一千多年后,到了宋朝,出现了儒、释、道三教合流的现象,即“三教合一,多元一体”。南宋孝宗皇帝说:“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佛教的中国化,实际上也是佛教的儒学化和世俗化。佛教主张:“不尊君,不礼父母,削发出家,抛离父母,承祧(tiāo)无人”。唐朝的禅宗六祖慧能:“顿悟”“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居士”、“俗家弟子”和“还俗和尚”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1938年10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命题。在民主革命时期,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

6、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在改革开放时期,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重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三)持中贵和,追求和谐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东西,即中国传统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统一”。程思远把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和谐与统一的特点界定为“中华和合文化”。1、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是自然的产物“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

7、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错:规范,成型)——《周易·易传》2、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 和谐统一孔子:“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在处理人际关系和个人修养上——“中庸之道”。何谓“中庸”?宋代理学家解释,“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四)以人为本,道德至上1、以人为本管子:“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霸言》管子:“为霸王的事

8、业之所以有良好的开端,就是遵循了以人民为根本的原则;这个本理顺了,国家才能巩固,这个本搞乱了,国家必然危亡。”2、道德至上——“察举制”:汉代选拔官员的“察举制”把“孝廉”作为最重要的标准。即“举孝廉”。“孝”就是孝顺,“廉”就是廉洁自律。孝和廉都是人最重要的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