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宏观数据解析

中国经济宏观数据解析

ID:36874725

大小:863.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5-10

中国经济宏观数据解析_第1页
中国经济宏观数据解析_第2页
中国经济宏观数据解析_第3页
中国经济宏观数据解析_第4页
中国经济宏观数据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经济宏观数据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经济宏观数据解析中央财经大学高伟数据来源《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2007》《NewCapitalEstimatesforChina》(CarstenA.Holz,2005)实际GDP(2000为基期),亿元实 际GDP增 长 率19521971719903.8195315.619723.819919.219544.219737.9199214.219556.819742.3199313.519561519758.7199412.619575.11976-1.6199510

2、.5195821.319777.619969.619598.8197811.719978.81960-0.319797.619987.81961-27.319807.819997.11962-5.619815.220008196310.219829.120017.5196418.3198310.920028.3196517198415.220039.5196610.7198513.520049.51967-5.719868.8200510.41968-4.1198711.6200611.1196

3、916.9198811.3197019.419894.1实际GDP增长率改革开放后年均实际GDP增长率1952~2006:8.15%1952~1978:6.68%1978~2006:9.60%人均实际GDP人均实际GDP年均增长率1952~2006:6.46%1952~1978:4.50%1978~2006:8.35%价格变动(通货膨胀率)改革开放后我国零售物价指数(RPI)增长率我国4次通货膨胀高峰及其原因1980(6%)高额的财政赤字。财政赤字为127.5亿元。货币超额投放。货币流通增长率为

4、22.6%。1985(8.8%)信贷规模膨胀。贷款余额增长率为23.9%。货币超额投放。货币流通增长率为19.8%。1988(18.5%)货币超额投放。为了启动经济,货币流通量增长了31.8%。通胀预期导致消费者抢购。消费需求膨胀。1994(21.7%)货币超额投放。为了启动经济,1992年货币流通量增长了43.2%。投资高速增长导致货币超额投放。社会投资增长率1993年为12.1%。(1)1980年的通货膨胀高峰(6%)第一,高额的财政赤字。不包括国债在内的财政赤字1979年为170.6亿元,

5、1980年财政赤字为127.5亿元。 第二,高额的财政赤字导致货币超额投放。货币流通增长率1979年为20.8%,1980年为22.6%。(2)1985年的通货膨胀高峰(8.8%)第一,信贷规模的膨胀。国家银行贷款余额增长率1984年为32.8%,1985年为23.9%。 第二,信贷规模的膨胀导致货币超额投放。货币流通增长率1984年为33.1%,1985年为19.8%。(3)1988年的通货膨胀高峰(18.5%) 第一,政策调控导致货币超额投放。为了治理通货膨胀,1985年国家采取了较为激烈的

6、紧缩政策,导致连续三年的经济疲软。为了启动经济,1988年货币流通量增长了31.8%。 第二,通货膨胀预期导致消费者抢购,使消费需求膨胀,引起了较高的通货膨胀。(4)1994年的通货膨胀高峰(21.7%) 第一,政策调控导致货币超额投放。为了治理通货膨胀,1988年底和1989年初国家再次采取较为激烈的紧缩政策,并又一次导致连续三年的经济疲软。为了启动经济,1992年货币流通量增长了43.2%。 第二,投资的高速增长导致货币超额投放。1992年以后,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高速成长期,社会投资增长率

7、1992年为8.3%,1993年为12.1%。中国固定资本存量(2000年基期,单位:亿元)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时期EA(%)EK(%)EL(%)1953~199723.457.818.81953~19782.573.823.71979~199737.845.414.8(沈坤荣,1999)其中:EA: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份额EK:资本投入增长的贡献份额EL:劳动投入增长的贡献份额中国的制度变迁产权多元化(产权非国有化)对外开放程度国家控制资金因素产权多元化(产权非国有化)因素:工业总产值中非国

8、有企业的比率(%)对外开放程度:中国进出口总额与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之和与GDP的比率(%)国家控制资金因素:非国家收入与GDP的比率(1减去国家预算内与预算外收入与GDP的比率)(%)制度变迁(综合以上三个因素:产权多元化*0.4+对外开放程度*0.4+国家控制资金因素*0.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