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培训-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

心理咨询师培训-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

ID:3687761

大小:971.51 KB

页数:262页

时间:2017-11-23

心理咨询师培训-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_第1页
心理咨询师培训-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_第2页
心理咨询师培训-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_第3页
心理咨询师培训-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_第4页
心理咨询师培训-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师培训-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变态心理学与 健康心理学知识李金德手机:13669682893E-mail:lijinde198526@126.comQQ:280873453第一节变态心理学概述事物存在正方两个方面,人的心理活动也不例外,存在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活动。有精神障碍的人,他们的心理活动也并不全是异常的。▲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ICD-10用精神病性代替精神病一次,用于描述:幻觉;妄想;显著性兴奋和活动过多等症状。神经症、神经病、精神病、心理障碍神经病—由于脑、脊髓或周围神经损伤、疾病而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精神病—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引致的大脑功能紊乱。心理障碍—广

2、义:凡有心理功能障碍者(包括精神疾病)均可称心理障碍。严格来说,稍轻的心理功能障碍称之神经症,较重者称精神病第一单元变态心理学的对象▲1.定义:变态心理学是一门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2.主要研究:心理异常的定义,心理异常发生、种类、性质和特点、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心理异常造成的痛苦体验、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损伤,等等第一单元变态心理学的对象3.联系:变态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研究对象一样。▲▲▲4.区别:变态心理学:心理学分支。侧重研究和说明异常心理基本性质与特点,个体心理差异,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精神病学:临床医学分支。着重异常心理

3、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及精神病的预防和康复。第二单元学科简史一、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公元前400年,古希腊的医生希波克里特认为,人之所以“疯狂”,是因为有害的体液流入大脑所造成的。它的推论是“心理是脑的功能”的雏型。希波克里特将人的气质分为四类:胆汁质(果断、勇敢激昂、野心勃勃、暴躁易怒、傲慢主观);多血质(敏捷、乐观、轻浮、易变);粘液质(冷静、安闲、柔弱、能辨是非);忧郁质(考虑多、疑心重、乱想像、悲观失望)学科简史公元5世纪到16世纪,天空被宗教的乌云遮盖,极端神秘主义把心理异常现象看作魔鬼附身,鞭打、火烧、捆绑作为驱鬼手段。学科简史17世纪中叶开

4、始,神经科有了进一步发展,1861年法国医生布罗卡(BROCA)发现,大脑额下回萎缩后,人的语言运动功能就完全丧失。这些医学科学的进步,使人们更倾向用唯物的思想对待心理异常问题。19世纪和20世纪初飞速发展,一直延续至今。学科简史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1、精神分析理论解释异常心理现象的两个基本命题:命题一: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意识仅仅是整个心灵分离的部分和动作。命题二:性的冲动,无论广义还是狭义的都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学科简史▲2.弗洛伊德推演出判断:(1)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这一动力冠名为“力比多”。(2)“

5、力比多”有3个发展阶段:口欲、肛欲、生殖器期。(3)心理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与此对应,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构成(4)本我-快乐自我-现实超我-道德。(5)人具有防止焦虑的能力,叫做防御机制。学科简史弗洛伊德十分强调生物性本能(生理需要),即他的专用名词力比多(内驱力)或本我在人类行为中的驱动作用。他认为本我是我的自私部分,与满足个人欲望有关。大部分本我冲动与性和攻击两个本能有关,形成内在的心里紧张并要求发泄以缓解紧张获得快乐。本我遵循快乐原则或享乐原则行事,始终企图满足每一个要求、愿望,形成满足的固定需要,若未获得满足绝不罢休,甚至也在幻想(白日

6、梦)与睡眠梦境中寻求满足。它没有价值意识,也不能辨别善恶。学科简史在儿童生命的最初两年里,在与环境的接触过程中,以知觉系统为核心构成了“自我”。自我控制着行为方式。自我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对现实环境的妥协,尽量迎合本我的需要。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当本我出现饥渴,因吃喝造成心里紧张时,自我即寻找现实环境中适当的食物和水,来满足本我需要以消除紧张。本我冲动企图获取周围环境中的任何事物,自我则考虑行为后果,根据现实原则来满足本我的需要。学科简史儿童在5岁左右,开始形成人格结构中的第三部分,即“超我”。超我代表父母言行和价值和标准,社会理道德和规范,对儿童能做的事和不能做的事,

7、有更多的限制。“超我”不仅对应受惩罚的行为,使个体形成罪恶感、耻感,而且还对自控良好的行为,严格遵守社会规范、成功压抑本我冲动的行为,形成自豪感、高尚感。学科简史3.精神分析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说明:(1)固着:性心理的发展受到挫折,造成心理退化、固著,人格的变态异常;(2)焦虑: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产生焦虑;(3)压抑:为了防止、抵制和消除焦虑,我们必须克制、压抑非理性冲动。但这些被压抑的东西总是冲破防线,然我们体验到痛苦。学科简史(二)行为主义的解释:巴甫洛夫通过“实验性神经症”的模型说明“心理冲突”的神经机制。经典条件反射:狗→骨头→流口水狗→骨头+铃声

8、→流口水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