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概况与唯物论

哲学概况与唯物论

ID:36879339

大小:828.50 KB

页数:96页

时间:2019-05-10

哲学概况与唯物论_第1页
哲学概况与唯物论_第2页
哲学概况与唯物论_第3页
哲学概况与唯物论_第4页
哲学概况与唯物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哲学概况与唯物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哲学概况与辩证唯物论、认识论专题复习之六命题特色从命题内容上看,考查的重点有:哲学基本派别及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认识发展的规律。从考查形式上看,既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⑴通过引文的形式考查对哲学基本问题和派别的理解。⑵本专题内容可依托的热点材料有: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知识网络构建主干知识整合一、哲学基础理论(了解) 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理解)哲学是是系统化理论化的

2、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理解)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了解)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生活与哲学的关系(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②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哲学就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①哲学是一种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其本义就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㈠世界观、哲学区别:1.含义:世界观------人们对

3、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特点:世界观是零散的、自发形成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自觉形成的。3.存在: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不是人人都有的.㈡联系①哲学与世界现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②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注意:哲学和世界观都有科学和非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哲学和具体学科的关系1.区别: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研究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本质和规律。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2.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

4、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注意: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归纳提升(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哲学是时代的产物。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2)只有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注意:并不是

5、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哲学家可能是真理的发现者,也可能是谬误的制造者。二、哲学的基本问题(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意识和物质的关系)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何者第一性有无同一性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决定存在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思维不能正确反映存在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可知论不可知论考向预测考向1哲学的基本问题预测依据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此题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考查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预测1我们在学习时,要面对和处理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企业的

6、经营者要面对和处理企业的经营策略、思想和计划与企业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实际情况之间的关系……。这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共同的哲学问题,即()①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③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④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②③符合题意。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一种回答,④不选。KEY:B三、哲学的基本派别(1)是什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

7、义§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考向2哲学的基本派别预测依据 本题考查了我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关于“离坚白”的辩论,取材典型,思维能力考查要求高。预测2战国时期哲学家公孙龙辩言,对于一块白色而坚硬的石头,人们可以看得到“白”,但看不到“坚”;可以摸得到“坚”,但摸不到“白”。“白”不一定是石头的“白”,“坚”也不一定是石头的“坚”。故“白”与“坚”都是可以独立于所有白色坚硬的东西而存在的。这一观点是()①客观唯心主义②主观唯心主义③形而上学的观点④辩证的观点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解析 公孙龙认为关于石头不同属性的认识,必须通过相应的感官去感知才能获得,各感官功能不能相互取代,这是正确的。但公孙龙片面强调感官的局限性,否定理性对各种不同感觉的综合能力。这样,就不能把在一定条件下两个相异的简单判断统一起来。在他看来,只能非此即彼,不能亦此亦彼,从而否定了辩证思维的合理性。公孙龙以感官的局限性为由,割裂了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夸大了共性和一般的相对独立性,使共性脱离了个性,一般脱离了个别,认为它们可以独立自存,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KEY: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