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七年级历史上册总复习专题五

人教七年级历史上册总复习专题五

ID:36888096

大小:523.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5-10

人教七年级历史上册总复习专题五_第1页
人教七年级历史上册总复习专题五_第2页
人教七年级历史上册总复习专题五_第3页
人教七年级历史上册总复习专题五_第4页
人教七年级历史上册总复习专题五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七年级历史上册总复习专题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五 古代经济发展1.夏商周经济的发展(1)农业夏、商、西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农牧业已相当发达。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商周时期已经齐备。农业上已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西周已用一定数量的青铜农具进行农业生产。(2)手工业①青铜铸造业: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西周青铜器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祭祀。与商周同期,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即“三星堆”文化。②陶瓷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商朝时,就有炼制原始青瓷的瓷窑。③玉器制造业

2、:玉器雕刻工艺达到很高水平。(3)畜牧业: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商朝时都已经有了,还建有牲畜圈栏。商王室和贵族还有专门的牧场。(4)商业:商周时代商业、交通发达,商朝都城很繁华,做买卖的人很多。(5)青铜文明夏、商、西周三代被人们称为“青铜时代”,源于青铜器在商、周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人们又将这一时期称为“青铜文明”,也是因为青铜器在这一时期影响巨大。但并非说青铜文明就单指青铜器的制造行业而言,夏、商、西周繁荣的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共同构成了我国的青铜文明。(6)奴隶的悲惨生活①奴隶被迫在农田集体劳动,在手工

3、业作坊里做工。②奴隶没有人身自由,有的奴隶要戴着枷锁,受到非人的待遇。③奴隶主还可以把他们随意转让和买卖。④商朝奴隶主每次祭祀祖先,都要屠杀大量奴隶做供品。奴隶主死了,还要把奴隶杀死或活埋,做殉葬品。2.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1)铁农具: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2)牛耕: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3)铁农具和牛耕得到广泛推广的原因铁农具与石农具和青铜农具相比具有优越性。当时冶铁工业已相当发达,能够生产大量的铁器。牛耕的推广大大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劳动效

4、率。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因此得到了广泛推广。(4)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的意义: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3.两汉经济的发展类别成就农业兴修水利:汉武帝治理黄河,汉明帝时令王景治理黄河生产工具:耕犁安装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发明播种工具耧车耕作技术: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农作物:南北分别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桑麻广泛种植手工业丝织:使用提花机,丝织品精美冶铁: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比欧洲早一千多年商业统一铸币,盐铁官营城市:长安和洛阳4.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5、(1)西域的范围:西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2)张骞两次通西域第一次: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了联络大月氏共同出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辗转到达大月氏后返回长安。了解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第二次: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张骞通西域的意义:了解了西域各国的情况,沟通了西域各国与西汉的联系,为西汉经营西域打下了基础。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文化的交流和商贸的发展。(3)西域都护的设立:公元前60年,

6、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丝绸之路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5)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的影响及其现实价值和作用对汉代社会的影响: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现实价值和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5.三国经济的发展(1)魏国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的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2)蜀国的丝织业兴

7、旺,蜀锦行销三国。(3)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孙权派卫温等,曾到达夷洲(台湾),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6.内迁的各族(1)东汉末年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2)西晋初年,人数达到几百万。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互相影响,民族界限日益缩小。(3)西晋后期,国家动荡、内乱不断,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浪潮中,更多的北方人迁到江南。7.江南地区的开发(1)原因:①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②北方人迁到江南,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

8、同的生活方式。③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④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2)表现: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①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②大片地荒地被开垦为良田。③江南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