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ID:36892032

大小:412.50 KB

页数:54页

时间:2019-05-10

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_第1页
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_第2页
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_第3页
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_第4页
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常常是经济学家争论异常激烈的问题。对于宏观经济运行的特性以及政府应当通过其政策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的角色,从来就是众说纷纭。在本章中,我们把争论的问题归结为两个方面:第一、宏观经济政策应该采取主动姿态,还是被动姿态(是否需要干预);第二、政策制定者是自由地根据经济运行的状况相机行事,还是应当遵循某些既定的规则(怎样干预)第一节讨论宏观经济政策的两个原则:主动性政策和被动性政策;第二节讨论宏观经济政策的规则问题;第三节讨论经济周期理论的一些新进展。第一节主动性政策和被动性政策无论哪种制度

2、的国家,在其经济发展的历程中,或多或少地都会利用经济政策去调节经济运行。发达程度不同的各个国家的政府无一不将经济政策的调整作为工作的一个重点。所谓主动性政策就是政府运用财政与货币等政策工具,逆经济风向行事,熨平经济波动以使经济平稳发展。而被动性政策则认为宏观经济运行具有内在的本质上的稳定性,政府的干预常常会造成和加剧经济波动,所以应尽可能的少干预,无为而治。其理由是:一、政策效果滞后政府在试图稳定宏观经济运行时,其采取行动的时机以及政策行动的最终生效,往往滞后于实际经济运行,因而政策常常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时滞有三种:

3、识别时滞、行动时滞和生效时滞。识别时滞和行动时滞加在一起,合称内部时滞,它是一国政府机构内部形成一项经济政策所需的时间。就财政政策而言,行动时滞尤其漫长,长达一两年以上是常有的事。生效时滞又称外部时滞,是指一项政策从形成之后到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所用的时间。生效时滞更显著地揭示出货币政策的弱点,普遍认为货币政策的生效时滞至少六个月以上。被动性政策的拥护者认为,由于时滞的存在,经济稳定政策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实际上,稳定经济的努力经常成为一种不稳定的因素,对经济的稳定产生副作用,有时是火上浇油,有时是落井下石。“自动稳定器

4、”是指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各种制度规定本身可以自动对经济产生稳定作用,如累进收入税、失业救济金。“自动稳定器”可以被看作不存在内部时滞的宏观经济政策。二、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由于时滞的存在,这就要求经济政策的制定者能够精确的预测未来的经济运行情况。不幸的是,尽管经济学家为提高对经济活动的预测能力,想尽了办法,运用一系列的领先指标和大型经济模型等,但经济运行的趋势依然难以准确的预测。因此人们试图通过经济预测以消除政策时滞的努力是徒劳的,主动性政策的弊端无从避免。三、卢卡斯批判(Lucascritique)1981年,卢卡斯发表

5、《关于使用计量经济方法进行政策评估的批判》的论文,提出理性预期理论,对稳定经性济政策进行了批评。理性预期理论有两个关键特点:第一,它强调预期的作用,特别是理性预期的作用。经济当事人无法确知未来,因而不得不根据他们对未来的预测或预期来制定计划,进行决策。如果这些预期是以理性的方式作出,当事人就会尽可能好的利用所有可以得到的信息,以得出可能是最好的预测。所以人们作预期时也会考虑经济政策变动影响。第二,它坚持市场立即出清。假设出示均衡点再E0,相应的产出和价格水平为Y0、P0当政府为了刺激经济而增加货币供给时,总需求曲线将向

6、右移至AD1。如果公众对此没有反应的话,AS0曲现将保持不变,总产出将增加到Y1。但根据卢卡斯的分析,公众在觉察到货币供应量增加后,会依据其知识和经验作出通胀上升的的预期,从而导致AS0曲线上移至AS1。这时经济的均衡点在E2,而非政府所希望的E1,货币政策的最终仅仅是造成了通货膨胀,而没有增加任何产出。0PY图11.2经济政策无效AD0E0AD1AS0AS1P0P1E2E1Y1Y2以货币政策为例(如图11.2)与古典理论的不同,理性预期理论的中心含义在于:人们的预期不可能总是正确,但他们不会犯系统性的错误。卢卡斯模型

7、与古典模型都预言了政策无关性(policyirrelevance),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在长期内都不影响均衡的收入水平。但卢卡斯模型容许短暂的偏离充分就业。但是这种偏离是预期错误的结果,它的持续时间和错误持续的时间一样长,而预期错误总是不会持续太久。理性预期理论也暗含了这样的结论:政策要想起作用必须出乎人们的预料之外,但长此以往,人们对政策反应就成为了问题,进而造成经济混乱。第二节有规则和无规则经济学家争论的第二个题目是经济政策应该根据规则实施还是相机抉择进行。如果决策者事前宣布如何对各种经济情况做出反应,并承

8、诺完全遵循这种宣布,那么,政策就是按规则进行的。如果决策者在事件发生时根据其判断并选择当时看来合适的政策,政策就是按相机抉择进行的。关于规则与相机抉择的讨论不同于关于积极与消极政策的讨论。政策可以根据规则实施,但既可以是消极的,也可以是积极的。比如有规则的政策,可以是每年货币增长率为3%的被动性政策,也可以是每年货币增长率=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