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间与送达》PPT课件

《期间与送达》PPT课件

ID:36898010

大小:229.41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5-10

《期间与送达》PPT课件_第1页
《期间与送达》PPT课件_第2页
《期间与送达》PPT课件_第3页
《期间与送达》PPT课件_第4页
《期间与送达》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期间与送达》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期间一、期间的概念与意义是指人民法院、当事人或者其他诉讼参与人各自进行或者完成一定的诉讼行为必须遵守的时间。意义:提高诉讼效率促进诉讼公正的实现。及时确定的判决能够促进各种民事法律关系的流转当事人的诉讼行为之及时作出也能够促使对方当事人在此基础上及时的实施攻击与防御行为二、期间的种类(一)法定期间1、概念2、功能和要求。不能自行变更。注意法律规定的法院可以根据一定的情况自行调节的情况。(二)指定期间1、概念2、特点。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法院根据不同的情况指定不同的期间,也可以根据诉讼的具体进展变更指定的期间。(三)商定期间1、概念2、特点。体现了对当事人意思的尊

2、重,但必须注意当事人意思的尊重和国家司法资源的保护之间的协调。三、期间的计算与剔除1、计算单位:时、日、月、年2、以时和日计算时,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内,从诉讼文书送达或者决定作出以后的下一个时或者日开始计算。3、期间以月或者年为计算单位的,从诉讼文书送达以后的的次日开始计算,并以相应月的对应日为期间届满日,如果没有对应日的,以相应月的最后一日为期间届满日。4、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为法定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日。5、期间不包括在途时间。期间届满前交邮的,不算过期;其他诉讼行为的实施所需要的实际在途期间也需要实际扣除。(二)剔除1、因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申

3、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人民法院决定延期审理一个月之内的期间;延期审理超过一个月的时间必须计入审理期间2、民事案件的公告、鉴定期间3、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和处理人民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的期间;4、民事审判、执行案件由有关专业机构进行审计、评估、资产清理的期间;5、中止诉讼和中止执行期间的时间;6、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或者提供执行担保后,执行法院决定暂缓执行的期间;7、上级人民法院通知暂缓执行的时间;8、执行中拍卖、变卖被查封、扣押财产的期间;9、执行过程中就法律适用问题向上级人民法院请示的期间;10、与其他法院发生执行争议报请共同的上

4、级人民法院协调处理的期间。四、期间的耽误与补救概念。是指当事人或者其他诉讼参与人没有能够在要求的期间内实施或者完成某项诉讼行为的情形。后果1、一般情况下丧失了再次诉讼行为的机会。附带地会产生其他的一些诉讼结果。例如对方主张的事实被视同自认或者法律文书生效;2、特定情况下可以补救,排除期间耽误的法律后果。(1)耽误的原因是出现了不可抗力;(2)障碍消除以后的10内提出申请;(3)人民法院作出最后的决定。3、申请执行的期间可以适用诉讼时效中断和中止的规定2007年民事诉讼法第215条,修改为:“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

5、断的规定。五、期日概念。期日与期间的区别(1)内容不同。期间是法律关系的主体分别实施一定的诉讼行为的时间;期日则是多个法律关系的主体会合在一起实施一定的诉讼行为必须遵守的时间限制;(2)表现形式不同。期间是一个持续的时间阶段;期日则只意味着一个开始的时间点;(3)依据不同。期间的依据有三;而期日一般均是依照法院的指定而产生。(4)开始时对主体的要求不同。期间开始以后,诉讼主体并不需要立即实施诉讼行为,而期日开始后各诉讼主体必须立即实施。第二节送达一、概念和意义民事诉讼中的送达是指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的方式和程序,将诉讼文书送交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行为。1、送达的主体

6、;2、送达的对象;3、送达的内容或者客体;4、送达的程序。二、送达方式(一)直接送达人民法院指派专人将诉讼文书直接面交受送达人本人或法律明确规定的相关人等的送达方式。优先适用受送达人是公民的,应送交其本人签收,若本人不在,则应交其同住的成年家属签收。但离婚案件中的特殊情况;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或者这些组织中负责收发文件的人签收;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直接送达时以受送达人或者其代收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时间为送达时间。(二)留置送达是指受送达人拒绝签收向其送达的诉讼文书时,送达人依法将诉讼文书放置在受送达人

7、的住所并履行相应手续即视为完成送达的送达方式。程序:应当邀请受送达人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基层组织的代表作为见证人;送达人将受送达人拒收的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载;送达人和见证人在送达回证上签名;见证人拒绝签名的不影响留置送达;将输送文书放置在受送达人处。调解书不能适用留置送达。但如果属于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的要求制作调解书的情况下,当事人拒收时可以采用留置送达的方式。(三)委托送达(四)邮寄送达最高人民法院2004年9月17日《关于以法院专递方式邮寄送达民事诉讼文书的若干规定》一般的应当采用专递的方式邮寄送达,但下列情况除外:(1)受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