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起源与进化

玉米的起源与进化

ID:36900759

大小:5.67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5-10

玉米的起源与进化_第1页
玉米的起源与进化_第2页
玉米的起源与进化_第3页
玉米的起源与进化_第4页
玉米的起源与进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玉米的起源与进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玉米的起源与进化TheOriginandEvolutionofMaize2012年5月25日主要内容1玉米分类2玉米的起源1玉米的发源地2玉米传说3起源假说3玉米的传播4糯玉米的起源一、玉米的分类1、植物学分类及近缘种玉蜀黍属(ZeaL.)栽培玉米种Zeamays.L2n=20磨擦禾属(TripsacumL.)薏苡属(CoiscL.)禾本科玉蜀(黍)族流苏果属(ChionachneR.Br.)(Graminea)(Maydeae)硬皮果属(SchlerachneR.Br.)三裂果属(TrilobachneHenr.)多裔黍属(PolytocaR.B

2、r.)其中2个属——玉蜀黍属和磨擦禾属起源于西半球。另5个属——薏苡属、流苏果属、硬皮果属、三裂果属和多裔黍属(PolytocaR.Br.)起源于东半球。(王振萍等,2011)类玉米俗称大刍草2栽培玉米的分类依据玉米籽粒胚乳质地类型和稃壳的有无,可以把栽培玉米分为八大类别(库列索夫,1933):硬粒型马齿型爆裂型粉质型糯质型甜质型甜粉型有稃型2.1、硬粒型籽粒顶端凸出;胚乳角质淀粉多;籽粒坚硬表面光滑;2.2、马齿型籽粒顶端凹陷;胚乳粉质淀粉多;一般产量较高;3、粉质型胚乳几乎全是粉质淀粉,乳白色;组织松软;易感染病害和遭受虫害;吸湿性强,贮藏期间

3、易发生霉变,我国种植很少。4、爆裂型(爆裂玉米)胚乳全为角质淀粉;籽粒顶端凸出,表面坚硬光滑;果穗小,籽粒小,穗轴细,产量低,是最古老的玉米种之一,……5、糯质型籽粒外观坚硬光滑,不透明,无光泽;刀切面呈蜡质状,故又称“蜡质玉米”;籽粒粘性大,几乎100%为支链淀粉;单基因隐性(wxwx);6、甜质型(甜玉米)籽粒含糖量高11-14%;胚乳角质淀粉多;蔬菜玉米干种子皱缩、半透明,芽率低;7、甜粉型籽粒含糖量高,但不透明;籽粒上半部为角质胚乳;下半部为粉质胚乳。我国很少栽培。8、有稃玉米籽粒表面被较厚的稃壳包裹,无栽培价值。每个籽粒的外部均有稃壳,稃

4、壳由颖片和内外稃形成,稃壳的顶端有一种芒状衍生物。是一种进化比较缓慢的类型,种植面积很小。二、玉米的起源1玉米的发源地美洲大陆是玉米的起源地。但是,关于起源中心有几种观点:华德生、瓦维洛夫等认为,玉米起源地在中美洲的墨西哥、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因为直到现在那里还有很多地方可以找到玉米的野生祖先—大刍草(Teosinte),而且考古学家还曾在墨西哥古迹中发现野生玉米大刍草的花粉化石以及众多的玉米植株和果穗遗体。达尔文、第康道尔等认为,玉米的起源地在南美洲的秘鲁和智利沿岸的半荒漠地带.考古学家曾在那里的古墓中发掘出不少史前玉米化石以及与玉米有关的文物。

5、这些早期玉米品种的果穗比较小而整齐,穗轴和籽粒很像爆裂型玉米。达尔文还在高出海平面30米的秘鲁海岸上,发现过许多和贝壳埋在一起的古代玉米果穗。韦瑟伍克斯、曼格尔斯多夫等认为,玉米有两个起源中心。初生起源中心在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包括巴西、玻利维亚、阿根廷等地。由于植物学家曾在那里的很多地区发现了玉米的野生种,例如加马草、大刍草等。而中美洲的墨西哥和秘鲁则是第二起源中心,包括从墨西哥向南沿安第斯山麓的狭长地带。布卡索夫等认为,玉米有多个起源中心.粉质型玉米的起源中心在秘鲁和哥伦比亚;硬粒型玉米的起源中心在秘鲁;马齿型和爆裂型玉米的起源中心在墨西哥;

6、甜质型和有稃型玉米的起源中心在巴拉圭。其中粉质型玉米是最原始的玉米类型。近代考古学家载中美和南美的古代遗址发掘出玉米穗轴,经14C测定,距今已有5000年~7000年。根据这一证据可把玉米最早被驯化的地区缩小到从美国南部经墨西哥直到秘鲁、智利、沿安第斯山麓的狭长地带。玉米传说关于玉米的传说有很多。中美洲印第安人阿兹克族最崇敬的特拉洛克神就是玉米神,许多印第安部落都以玉米或其他作物命名为“玉米族”、“青玉米族”等。部落之间发生战争或远征时,都焙干的玉米粉或炒熟的玉米耔粒装在挎带的革囊中,作为主要给养。所以玉米收成的丰歉,常常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个因素。

7、曾经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昌盛一时的玛雅文化,又被称为“玉米文化”;“秘鲁”这个词在印第安那语言就是“玉米之仓”的意思。这些都说明古代阿兹德克人、玛雅人、印加人不仅对玉米十分重视,而且栽培技艺高。2玉米起源的假说2.1有稃野生玉米起源假说2.2“共同起源”学说2.3三成分起源学说2.4野生玉米与多年生大刍草杂种理论2.1有稃野生玉米起源假说该假说是法国博物学家Saint-Hilaire1929年提出,认为玉米起源于野生有稃玉米。而现在的无稃以及果穗外宝贝厚厚的苞叶是人类长期驯化和选择的结果。由于有稃类型与正常玉米之间只有一个单基因的差别,它在形态上与玉

8、米草、类大刍草有稃型等畸形玉米类型相似,但它不具备野生禾草的特征,在野外不能存在,许多人对这一理论持反对意见(Mang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