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解析Word版--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精校解析Word版--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ID:36906410

大小:750.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5-18

精校解析Word版--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精校解析Word版--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精校解析Word版--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精校解析Word版--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精校解析Word版--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校解析Word版--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南康中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大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荀子.儒效篇》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反映周朝实行的制度是A.内服制度B.外服制度C.分封制D.宗法制【答案】C【解析】略2.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制度因素是A.三公九卿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礼乐制度【答案】B【解析】在西周

2、分封制下,贵族拥有世袭特权,贵族在封地内拥有管理土地和人民的大权,导致国家具有分散性和松散性,故B正确;A是秦朝的制度,排除;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诸侯在诸侯国内拥有再分封、任命官吏等权力,有较大的独立性,分散性,容易形成割据势力。3.学者钱穆指出,其实“宰”和“相”,在春秋时代也仅是封建贵族的家臣,但到秦汉则化私为公,变成了正式的政府执政官。这反映了-27-A.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B.专制皇权的空前强化C.从世卿世禄制到军功爵制的转变D.中央集权的高度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

3、】材料反映的封建贵族的家臣变成正式的政府执政官,这一变化是秦汉时期中央和地方官制变化带来的影响,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结果。故答案为A项。“宰”和“相”变成了正式的政府执政官,并不能说明专制皇权的空前强化,排除B项;C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材料未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不能体现中央集权的高度发展,排除D项。4.学者王亚楠指出:“因为有了这一项根本决定,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经济政治大权集中于一身,他就有无上的富、无上的贵、无上的尊严,‘朕即国家’”。材料中的“这一项根本决定”应是A.设立皇帝称号B.规定王位

4、世袭C.分封子弟为王D.推行郡县制度【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这项“根本决定”冲击了贵族政治,强化了中央集权,君主的权力至高无上,而秦朝推行郡县制,使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D项正确。设立皇帝称号有利于加强君权,但与题干中“根本决定”不符,排除A。王位世袭制确立于夏启时期,当时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B。分封子弟为王与题干中“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不符,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点睛:解答本题主要根据题干中“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经济政治大权集中于一身”并

5、结合郡县制的历史作用进行分析即可知道答案。5.唐代三省制实现了分层决策与分层行政,通过文书的起草、审核和执行的运作流程来实现权力的分割与制约。据此可知,唐代三省制A.成功实现了行政权力的分割B.完全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地位-27-C.有效地制约了皇帝滥用权力D.实现了民主政治的最初创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唐代三省制实现了分层决策与分层行政,通过文书的起草、审核和执行的运作流程来实现权力的分割与制约”可见A正确;“完全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地位”应是指清朝军机处的设立,而且题干也无从体现,排除B。唐代三省制有利于皇权

6、的加强,虽然有利于集思广益,但不能说是民主政治,排除C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6.《新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中指出:中书省既已从宫内君主的秘书而变为名副其实的政府机关,则势必另外设立君主秘书之职,太宗时曾召“名儒学士”草诏,但尚非定制。高宗乾封年间后,……他们不仅仅是充当刀笔文书之责,而且“密与参决时政,以分宰相权”。这说明唐朝时期A.中书省职能完全转变B.君主专制得以加强C.“秘书”取代中书省D.相权已经名存实亡【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分宰相权”是在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所以材料说

7、明了唐朝时期君主专制是得以加强的,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中书省职能并未完全转变,“秘书”也不能取代中书省,选项A、C均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唐朝时期相权尚未名存实亡,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7.有学者对《新唐书》列传中1443名官员的来源进行分析,据此绘制下表。入仕途径科举入仕胥吏出职等杂色入仕开国功臣与降归入仕门荫入仕入仕途径不详人数54034416292306比例37%24%11%7%21%-27-这说明唐代A.文官政治的特色明显B.门阀政治彻底被科举政治取代C.选官具有一定开放性D.选官制度

8、受到佛道思想的冲击【答案】C【解析】根据表格反映的入仕途径有“科举制”“胥吏出职”“开国功臣与降归”“门荫”等来看,入仕途径多样,说明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入仕途,参与政治,即唐代政治具有一定开放性。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ABD项。点睛:本题可以根据表格中反映的入仕途径的多样性来确定答案。入仕途径的多样性,反映出政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