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解析Word版---天津市七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精校解析Word版---天津市七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ID:36907246

大小:135.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5-18

精校解析Word版---天津市七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精校解析Word版---天津市七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精校解析Word版---天津市七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精校解析Word版---天津市七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精校解析Word版---天津市七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校解析Word版---天津市七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七校联考语文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2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路是人类向大山______的扣首,一阶一阶地修下来,不异于朝圣路上的长揖匍匐。葳蕤的植被,把山体包裹得______,层层叠叠的绿意中,时时有磷峋山岩跑出来透气,这多少泄漏了山的年龄,也是对其不俗来历的一点小小的提示。更有当头的棒喝,______,让你心生敬畏。那两三层楼高的一块碣石,明明是从山顶滚下来的,却如何能在临渊处戛然而止?更有一座天生拱桥,掏心掏肺地要渡你到更遥远的高山草甸、原始森林。山梁

2、便是桥面,宽敞到让你放心地忘记了桥侧便是万丈深渊,脚下便是滔滔流水。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扣(kòu)首长揖(yī)匍匐(fú)B.葳蕤(ruí)拱(gǒng)桥磷(lín)峋C.泄漏(lù)棒喝(hè)碣(jié)石D.戛(jiá)然而止草甸(diàn)滔(tāo)滔流水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虔诚密密麻麻振聋发聩B.虔诚密密匝匝醍醐灌顶C.真诚密密麻麻振聋发聩D.真诚密密匝匝醍醐灌顶【答案】1.D2.B【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识记

3、现代汉语字音及字形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A项,“扣首”应为“叩首”;B项,“磷峋”应为“嶙峋”;C项,“泄漏”中的“漏”应读为“lòu”。故选D。【2题详解

4、】试题分析: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首先明确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虔诚:恭敬而有诚意。真诚:真实诚恳。形容向大山的叩首,用“虔诚”。密密麻麻:表示非常的密集,像鱼鳞那样排列着。形容又多又密。密密匝匝:形容很稠密的样子。结合“把山体包裹得”分析,选用“密密匝匝”。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响声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用来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醍醐灌顶: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结合“更有当头的棒喝”“让你心生敬畏”分析,选用“醍醐灌顶”。故选B。

5、3.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全世界的博物馆几乎都是金字塔形的藏品结构,塔尖上是镇馆之宝、珍贵文物,腰身上是量大面广的一般文物,底层是待研究、待定级的资料。B.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决定对匹多莫德制剂说明书进行修订,降低了适应症范围,并明确指出3岁以下儿童禁用。C.大多数市民坦言,放鞭炮虽然是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习俗,但是如果在环境和鞭炮之间做出选择,绝大多数市民会选择前者。D.人们把高空坠物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带来的危害是难以估量的,像不定时的炸弹,困扰着市民,严重威胁

6、着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B项,搭配不当,“降低”“范围”搭配不当,应为“缩小……范围”。C项,语序不当,“虽然”放到“放鞭炮”前面。D项,结构混乱,“带来的危害是难以估量的”偷换主语,应改为补出“它带来的危害是难以估量的”或者“高空坠物带来的危害是难以估量的”。故选A。【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

7、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4.下面所列文学常识,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边城》湘西翠翠沈从文长篇小说B.《

8、祝福》《呐喊》鲁迅思想家礼教C.《鸿门宴》西汉纪传体司马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D.《高老头》法国现实主义雨果长篇小说【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学常识识记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主要考查作品、作者等内容分析。A项,《边城》是中篇小说;B项,应为《彷徨》;D项,应为巴尔扎克。故选C。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①魏晋时期,“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