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运动基本知识》PPT课件

《武术运动基本知识》PPT课件

ID:36908808

大小:1.52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5-10

《武术运动基本知识》PPT课件_第1页
《武术运动基本知识》PPT课件_第2页
《武术运动基本知识》PPT课件_第3页
《武术运动基本知识》PPT课件_第4页
《武术运动基本知识》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武术运动基本知识》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武术运动基本知识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动作为素材,按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的相互变化的规律编成套路,或两人斗智较力,形成搏斗。第一节武术的产生和发展一、武术起源于生产劳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为了生存,必须靠群体力量同自然界搏斗。狩猎中逐渐形成了武术套路中劈、砍、刺的技能,这就是今天武术技术的物质基础。二、原始社会的出现,促进武术向军事战斗技能发展氏族公社时代的部落战争奴隶社会的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斗争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的戚家拳现代军队中特种兵的搏斗术三、强身除病的客观要求使武术成为体育的一种手段原始社会的猿猴舞、雀鸟舞、熊舞等。《尚书》称之为“

2、百兽舞”。由之后创的有“五禽戏”、“象形拳”。(五禽是指:虎、鹿、熊、猿、鸟。)近代有明末清初由陈王廷所创的太极拳(陈式)为现代人最为热衷的健身方式之一。四、周秦以来的武术运动商周时期的武舞,庠序中的射御、习舞干戈。春秋战国后的“角试”。吴、越时期的制剑术,盛行配剑。秦汉盛行手搏、击剑等。唐朝实行武举制。宋元时期的对练,民间练武活动蓬勃兴起。明清时期是武术发展时期,流派林立,拳种纷呈。近代,冷兵器的消退,武术运动着重于强身自卫。民国时期出现了许多拳社、武士会、体育会等。新中国武术发展的“五次浪潮”。第二节武术的形成、内容与分类一、套路运动内容包括拳术、器械、对练、集体表

3、演。拳术包括长拳、太极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拳、通背拳、象形拳等。长拳中的“四击”指:踢、打、摔、拿。“拟形喻势”: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立如鹤、站如松、转如轮、折如弓、轻如叶、重如铁、缓如鹰、快如风。太极拳的十三势:鹏、捋、挤、按、采、捩、肘、靠、进、退、顾、盼、定。按时间前后可分为陈、杨、武、吴、孙共五式。太极拳的基本技法: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含胸拔背、松腰敛臀、圆裆松胯、沉肩坠肘、舒指坐腕、尾闾中正、内宜鼓荡,外示安逸、运动如抽丝,迈部如猫行、往返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动静有常,势势均匀、势势相连,绵绵不断、势要圆,毋使有凸凹、心要静,毋使有杂念、用意

4、不用力。拳经总歌(陈王庭)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 劈打推压得进步,搬撂横采也难敌。 钩掤逼揽人人晓,闪惊取巧有谁知。 佯输诈走谁云败,引诱回冲致胜归。 滚栓搭扫灵微妙,横直劈砍奇更奇。 截进遮拦穿心肘,迎风接步红炮捶。 二换扫压挂面脚,左右边簪桩根腿。 截前押后无缝锁,声东击西要熟识。 上笼下提君须记,进攻退闪莫迟疑。 藏头盖面天下有,攒心剁肋世间稀。 教师不识此中理,难将武艺论高低。(一)器械器械分长、短、双、软器械。枪、棍是长器械的代表,刀、剑是短器械的代表。棍法主要以劈、扫、戳、挑、撩、拨等组成。(二)对练是在单练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的条件下进行

5、的攻防的假设性实战练习。其中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等。(三)集体表演是以六人以上的徒手或器械集体演练,可变换队形与图案,并采用音乐作伴奏,要求队形整齐,动作协调一致。(四)搏击运动是两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力的对抗练习形式。分为散手、推手、短兵三项。第三节武术的特点和作用一、特点既有搏斗运动,更有套路运动。具有攻防技击性。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练功方法。(“内”指心、神、意、气等内在的心志活动和气息运行。“外”指手、眼、身、步等外在的形体活动。)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二、作用改善和增强体质提高防身自卫的能力磨练意志,培养道德情操娱乐欣赏,丰富

6、文化生活少林寺少林寺在1500多年的历史里,除了禅学少林武功也闻名于天下,故有天下武功出自少林的说法。棍是少林寺武僧使用最早也是最广泛的器械。少林棍法讲究:稳、准、狠。用臂膀之力,气要下沉,出棍有力四两拨千斤,声东击西,首尾呼应,大抡大劈,充分体现棍打一大片的棍法特点。太极拳太极拳起源于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创始人陈王廷,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三百多年来已形成了陈、杨、武、吴、孙五大派系。太极拳动作柔和缓慢,刚柔相济,是既可技击防身,又能增强体质、防治疾病的传统拳术。今天表演的为二十四式太极拳,是在1956年以杨式太极拳架为基础而改编的简式太极拳,堪称练习人数最多,

7、适宜人群最广的太极拳。第一届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成绩表1、48kg第一名:石旭飞ShiXufei(中国CHN)第二名:拉 比RabieGamil(埃及EGY)第三名:游辉平YuViPing(中国台北TPE)潘国荣PhanCuocVinh(越南VIE)2、52kg第一名:康永刚KangYonggang(中国CHN)第二名:禹升秀WooSeungSoo(韩国KOR)第三名:斯蒂芬DragosStefanLung(罗马尼亚ROM)黄定康WongTingHong(中国香港HKG)3、56kg第一名:李必金LiBijing(中国CHN)第二名:叶保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