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修复技术》PPT课件

《水体修复技术》PPT课件

ID:36909388

大小:4.04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5-10

《水体修复技术》PPT课件_第1页
《水体修复技术》PPT课件_第2页
《水体修复技术》PPT课件_第3页
《水体修复技术》PPT课件_第4页
《水体修复技术》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体修复技术》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水体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陈姗姗(05346017)李晓佳(05346025)麦茵茵(05346026)张文琦(05346033)罗琦(05346035)环境修复工程:所修复的水体是环境的一部分,不能与环境分离开来,在修复水体过程中,需要保护周围环境.即必须将环境因素融入技术中.环境修复工程和传统的污水处理工程的不同之处:传统的污水处理工程:处理对象能够从环境中分离出来水体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水体修复技术一般可分为水体物理修复技术、水体化学修复技术和水体生物修复技术。目前在研究应用上一般以水

2、体生物修复技术为主,水体物理修复技术、水体化学修复技术为辅。水体修复技术概况一、物理方法现状:引水稀释、底泥疏浚。引水稀释就是通过工程调水对污染水体进行稀释。使水体在短时间内达到相应的水质标准.该方法能激活水流,增加流速,使水体中DO增加,水生微生物、植物的数量和种类也相应增加,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底泥疏浚指对整条或局部沉积严重的河段、湖泊进行疏浚、清淤,恢复河流和湖泊的正常功能。趋势:由于物理修复技术存在暂时性、不稳定性以及治标不治本等缺点,所以与生物和化学技术相结合是物理修复技术以后的发展趋势。二、化学方法现状:

3、通过化学手段处理被污染水体达到去除水体中污染物的一种方法.如治理湖泊酸化可投加生石灰,抑制藻类大量繁殖可投加杀藻剂。如除磷可投加铁盐等.化学净化法由于投加的是化学药剂,因此不仅治理费用较高,而且还易造成二次污染.目前该方法主要用于酸化湖泊的治理。趋势:化学修复技术具有费用高、易造成二次污染等缺点,故高效、廉价、安全的药剂的研制(如絮凝剂的研制和与生物技术相结合是化学修复技术现在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三、生物方法现状:已开发出多种有关污染水体生物修复的技术,从生物的选择和培养应用上来分主要包括直接投加微生物技术、培养微生物技

4、术和高等生物修复技术等;按其工程实施的方式来分主要有原位修复技术、异位修复技术和原位异位联合修复技术。趋势:与传统的化学、物理处理方法相比,生物修复技术有以下优点污染物在原地被降解;修复时间较段;就地处理操作简单,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少;较少的修复资金,一般只为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的30%到50%;人类直接暴露在这些污染物下的机会减少;不产生二次污染,遗留问题少的特点,是未来水体修复的重点发展趋势。水生态修复技术应用现状水生态修复技术是生态工程技术的一个分支,其基本含义是根据水生生态学及恢复生态学基本原理.对受损的水生态系统的

5、结构进行修复,促进良性的生态演替.达到恢复受损生态系统生态完整性的一种技术措施。根据水生态系统所受胁迫的主要类型进行分类:大体可划分为两类。(一)、污染水体生物生态治理技术概念:该类技术是利用培育的高等植物或培养、接种的微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对水体中污染物进行富集、转化、吸收及降解而使水体净化的技术.优点:具有处理效果好、低耗能或不需耗能、工程造价相对较低、运行成本低廉以及不形成二次污染特点.强调对水质的净化效果.主要用于受污染而失衡的自然水生生态系统的修复。制约因素:包括气候条件、生物种类和物种引入、土地利用及运行维护

6、等。按照与水生态系统融合的程度大小:生物生态治理技术生物修复技术生态修复技术利用生物的新陈代谢对有机污染物及氮、磷营养物质的同化作用.将低浓度污染物进行富集转化.达到治理污染水体的目的。恢复退化水生态系统结构中缺失的组分,达到重建水生态系统的良好结构.实现其功能的恢复,同时改善水质。异同1、生物修复技术固定化细菌技术河道内曝气结合高效微生物处理修复技术生态浮床技术卵石床生物膜技术稳定塘(氧化塘)技术生物过滤技术土地处理技术人工湿地技术2.生态修复技术生物操纵技术沉水植物重建技术该类技术的特点是修复措施与退化水生态系统紧密

7、融合。对于我国浅水型湖泊的富营养化防治是一项应用潜力很大的技术。通过生物操纵或沉水植物重建。减轻营养负荷的再悬浮程度。促使藻型富营养化水体向草型富营养化水体演替,抑制蓝藻暴发,达到提高水质安全性的目的。目前,在我国太湖地区正在对这种技术进行试验。(二)、生态水利工程技术主要针对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而且主要是小型河流。这一技术在欧美及日本正被推广应用,而在我国还处于典型试验研究阶段。1.河道修复技术2.河道内栖息地修复技术3.河岸修复技术4.流域内栖息地修复技术5.流域内土地利用修复技术广州河道生物修复成功案例黑臭河道水体

8、:朝阳涌古廖涌应用技术:底泥生物氧化水体生物修复河涌生态恢复目前我国城市水环境生物修复存在的问题重水体生物修复而忽视底泥生物修复重外源微生物投放而忽视土著微生物激活重单一措施而忽视综合处理重污染源控制而忽视水环境生态恢复一、概况综观国内外工作,有关生物-生态修复的研究与应用大致可分三个方面:一是以应用微生物为主体的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