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公民的政治生活

专题五-公民的政治生活

ID:36909660

大小:10.15 MB

页数:62页

时间:2019-05-10

专题五-公民的政治生活_第1页
专题五-公民的政治生活_第2页
专题五-公民的政治生活_第3页
专题五-公民的政治生活_第4页
专题五-公民的政治生活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五-公民的政治生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政治生活》模块二轮专题复习思维导图考点一:我国的国家性质:(2016·天津卷文综政治·2)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维护互联网的良好秩序是广大民众的共同心声。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而后该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这表明A.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是统一的B.政府决策能够反映民意、集中民智C.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D.公民通过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监督考查:民主决策C(2011年全国卷16题)2011,16.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定,“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

2、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从而改变了以往因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导致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不同的状况。这一法律规定的变化A.坚持了公民权利至上的原则B.实现了公民权益与义务的统一C.消除了公民的身份差异D.体现了对公民平等权利的尊重D本单元考查重点之一: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2012年全国卷16题)2011年1月,R市以居住证制度取代暂住证制度,300余万在该市的流动人口告别“暂住”状态,在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12个方面开始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权益。这一举措①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②消除了收入再分配的差距③有利于协调城乡统筹发展④减少了城市管理支出A.①②B.①③C.②④D.

3、③④B(2013年全国卷Ⅰ)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二十三次会议修改通过新的居民身份证法,规定在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中增加指纹信息,同时加大对泄露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惩罚力度。身份证法的这些修改①扩大了对公民权利的保护范围②有利于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③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④是坚持依法行政的必要保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C(2014年全国高考38)在信息技术快速发现的今天,不断出现新产品和新服务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次同时,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事件和犯罪行为频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材料二2009年,我国将公民个人信息纳入刑法保护。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

4、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2012年上半年,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抓获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嫌疑人1700余名。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其他部门制定的个人信息保护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规定,个人信息管理者在处理个人信息时要遵循安全保障等原则,在收集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和指纹等个人敏感信息之前,要得到个人信息主体的明确授权。(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明为什么要对公民个人信息进行保护,并分别说明人大和政府应怎样保护公民个人信息。(12分)?答:①公民个人信息属于公民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侵害公民个人信息,不仅是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侵害,也会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

5、②人大要制定和完善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监督法律的实施。③政府要履行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职责,健全保护机制,依法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2015年全国卷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立法机关要“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的作用在于①明确立法权利边界,防止部门利益法律化②完善立法机制,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③使法律更好的体现民意,提高法律权威④促进公民提高法律意识,自觉遵法守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D(20

6、12江苏卷)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达到2.5亿,占网民总数的48.7%,政府部门通过认证的新浪微博覆盖了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微博在多起公共事件和公共讨论中,充分展现其及时传播信息、快捷发布言论和反馈舆情的功能。对此有网民认为:微博是健康的现代沟通渠道。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如何用好微博。(4分)【参考答案】(2)①公民运用微博传递信息、发表言论,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②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保障公民通过微博真正享有和行使权利;要提高依法行政水平,通过微博实现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本题

7、还考察第二单元政府的相关知识)四:我国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民族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途径和方式①直接选举②间接选举③等额选举④差额选举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②专家咨询制度③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④社会听证制度组织形式:①村民自治②城市居民自治①信访举报制度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③舆论监督制度④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意义①是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的前提。②有利于提高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增强公民意识。①对决策机关: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