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陆地自然带

世界地理陆地自然带

ID:36909733

大小:355.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5-10

世界地理陆地自然带_第1页
世界地理陆地自然带_第2页
世界地理陆地自然带_第3页
世界地理陆地自然带_第4页
世界地理陆地自然带_第5页
资源描述:

《世界地理陆地自然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全球陆地自然带的基本格局 及其理论研究第一节陆地自然带的形成与分布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差理论和地域分异学习重点:了解全球陆地主要自然带的形成、分布及其基本特点。掌握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第一节陆地自然带的形成与分布一、自然带的形成(一)自然带的定义自然带——也称“自然地带”或“地理地带”,是指在地球表层中呈南北更替,东西延伸的复杂的自然综合体。自然带的特点特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典型特征)界线的模糊性(过渡带)自然带演化的阶段性(地理环境、生物)二、全球自然带的分布及主要自然带的 定量特征(一)全球自然带的分布及其特点热带雨

2、林1.热带雨林带分布于赤道带的湿润大陆地区和岛屿上,本带气候属于多雨类型,整个环境过度湿润,适于热带雨林生长,林冠排列多层,林内藤本植物纵横交错,附生植物随处可见。林下的红色风化壳上发育着热带的砖红壤。2.热带稀树草原带本带气候属于热带干湿季分明的类型,最大的特征是一年中有长达4个月以上的干季。热带稀树草原也称萨王纳群落,主要由禾本科植物所构成,在草本植被中间,零星地分布着成片的乔木或独株的乔木。形成红棕色土。3.热带荒漠带位于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的背风侧。气候属于全年干燥少雨的热带干旱类型,植物以稀疏的旱生灌木和少数草本植物以及一些雨后生长的短生植物为主。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很贫乏,成土

3、过程进行得十分微弱,形成荒漠土。4.亚热带荒漠草原带位于热带荒漠带和亚热带森林带之间。气候属于亚热带半干旱类型。植被类型属于荒漠草原,通常生长有旱生灌木及禾本科植物,在较湿润的季节里有短生植物的生长。土壤属于半荒漠的淡棕色土。5.亚热带森林带亚热带森林带被大陆内部的荒漠草原所隔开,而分成大陆西岸与大陆东岸两种类型。亚热带大陆西岸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夏干型,这里主要形成常绿硬叶林,发育着褐色土。亚热带大陆东岸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这里主要形成常绿阔叶林,又称照叶林,发育着亚热带的黄壤和红壤。6.温带荒漠带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类型,这里植被贫乏,只有非常稀疏的草本植物和个别

4、灌木。土壤主要是棕漠土和灰棕漠土。7.温带草原带在北半球表现非常典型,如亚欧大陆中部。温带草原带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半干旱类型。温带草原植被以禾本科植物为主。土壤主要是黑钙土及暗栗钙土,也有碱土及盐土呈斑状分布。8.温带阔叶林带本带又称夏绿林带,主要是由一些秋后落叶的阔叶乔木组成的森林。温带阔叶林带主要分布于温带大陆的东部和西部。温带阔叶林带的土壤主要为棕色森林土、灰棕壤和褐色土。亚寒带针叶林带本带属于整个温带森林带的北部亚带,它沿亚欧大陆北部及北美大陆北部呈非常宽阔的带状东西向伸展着,是一条全球性的自然带。这里属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发育着森林灰化土。10.苔原带本带位于亚欧大陆及北美大

5、陆的最北部以及北极许多岛屿地区。这里气候严寒,冬季漫长多暴风雪,夏季短促,热量不足,土壤冻结,沼泽化现象广泛,这些环境条件均不利于树木生长,因而形成以苔藓和地衣占优势的、无林的苔原带。土壤属于冰沼土。11.冰原带亦称冰漠带,它几乎占有南极大陆的全部,格陵兰岛的大部以及极地的许多岛屿。这里全年皆被冰雪覆盖。(二)主要自然带的定量特征全球自然带的定量特征:1、辐射平衡随纬度增大而减少2、降水量呈现W型,与生产量相关性较大3、生产量: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和冻土生态系统在陆地自然带中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率最高,草原生态系统次之,而荒漠生态系统最低。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率可以作

6、为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诊断指标,用以考察自然地理环境功能是否退化,评价自然地理环境生产潜力发挥的程度如何,还可用来衡量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管理水平和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效果如何。因此,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率对于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活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内在联系性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是自然地理环境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在其运动的过程中,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一要素必然影响另外的要素,某一部分必然影响另外的部分,它们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共同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该属性是整体性最基本的内容。2.空间组合性在自然地理环境内部,各组成要素和组成部分按纬向地带性规律和非纬向地带性规律,以一定的方式进行排列组合

7、,从而呈现其特定的空间结构。该属性是内在联系性在空间上的反映。3.动态演变性自然地理环境外部的能量和物质输入具有可变性和阶段性,同时,所有组成要素和组成部分都有自身演化发展的特点,从而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始终处在不断演化发展的过程中。该属性是内在联系性在时间上的反映。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差理论和地域分异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一)整体性热带雨林;2.热带稀树草原;2a.热带荒漠草原;3.热带、亚热带荒漠;4.亚热带地中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