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形设计》PPT课件

《线形设计》PPT课件

ID:36917962

大小:2.87 MB

页数:63页

时间:2019-05-10

《线形设计》PPT课件_第1页
《线形设计》PPT课件_第2页
《线形设计》PPT课件_第3页
《线形设计》PPT课件_第4页
《线形设计》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线形设计》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线形设计第一节平面线形设计一、平面线形设计要点平面线形应与地形、地物和环境相适应,保持线形的连续性和均衡性,并与纵断面设计相协调。(一)平面线形应直捷、连续、顺适,并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二)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和连续1.直线与曲线的组合直线与曲线的组合与过渡应协调匀顺。应避免以下组合:(1)长直线的尽端应避免使用小半径的曲线;第一节平面线形设计一、平面线形设计要点平面线形应与地形、地物和环境相适应,保持线形的连续性和均衡性,并与纵断面设计相协调。(二)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和连续2.平曲线与平曲线组合:相邻圆曲线半径之比小于2.0,相邻回旋线参数之比小于2.0。3

2、.高低标准之间要有过渡。(三)注意与纵断面设计相协调第一节平面线形设计一、平面线形设计要点平面线形应与地形、地物和环境相适应,保持线形的连续性和均衡性,并与纵断面设计相协调。(四)平曲线应具有足够的长度1.驾驶员操作从容、乘客感觉舒适要求的平曲线最小长度9s行程2.转角α小于7度时的平曲线长度(一)平面线形要素组合1.基本型:按直线-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直线的顺序组合的线形。适用场合:交点间距不受限。从线形的协调性出发:宜将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之长度比设计成1:1:1~1:2:1。二、平面线形要素组合设计——路线转角——回旋线转角α2α1JD1JD22.S型定义:两个反向圆曲线

3、用两段回旋线连接的组合。适用场合:交点间距受限(交点间距较小)。<2VS型(一)平面线形要素组合二、平面线形要素组合设计适用条件:①相邻两个回旋线参数A1与A2宜相等。当采用不同的参数时,A1与A2之比应小于2.0,有条件时以小于1.5为宜。②两圆曲线半径之比不宜过大,以R2/R1≤1~1/3为宜式中:R1,R2——分别为大、小圆半径(m)。2.S型(一)平面线形要素组合二、平面线形要素组合设计式中:l——反向回旋线间短直线或重合段的长度。适用条件:③在S型曲线上,两个反向回旋线之间不设直线,是行驶力学上所希望的。不得已插入直线时,必须尽量地短,其短直线的长度或重合段的长度应符合下式

4、:2.S型定义:用一个回旋线连接两个同向圆曲线的组合。适用场合:交点间距受限(交点间距较小)。3.卵型适用条件:(1)卵型上的回旋线参数A不应小于该级公路关于回旋线最小参数的规定,同时宜在下列界限之内:式中:A——回旋线参数;R2——小圆半径(m)。(2)两圆曲线半径之比宜在下列界限之内:(3)两圆曲线的间距,宜在下列界限之内:式中:D——两圆曲线最小间距(m)。3.卵型定义:用一个回旋线连接两个同向圆曲线的组合。适用场合:交点间距受限(交点间距较小)。适用条件:适用条件:凸型的回旋线的参数及其连接点的曲率半径,应分别符合容许最小回旋线参数和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的规定。4.凸型定义:在

5、两个同向回旋线间不插入圆曲线而径相衔接的组合。计算方法:平曲线长度L=αR+Ls按凸型设计时,L=2Ls则Ls=αR适用条件:两个回旋线参数之比宜为:A2:A1=1:1.5适用场合:复台型回旋线除了受地形和其它特殊限制的地方外一般很少使用,多出现在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匝道线形设计中。5.复合型定义:两个以上同向回旋线间在曲率相等处相互连接的线形。6.C型适用场合:交点间距受限(交点间距较小)。C型曲线只有在特殊地形条件下方可采用。适用条件:同S形曲线。定义:同向曲线的两回旋线在曲率为零处径相衔接的线形。定义:转角接近、等于或大于180º的曲线称为回头曲线。回头曲线一般由主曲线和两个副曲线

6、组成。适用场合:三、四级公路越岭线路段,因地形、地质条件等的限制,采用自然展线难以达到要求时,可设置回头曲线。l2l17.回头曲线应能够设置两段反向回旋线7.回头曲线定义:转角接近、等于或大于180º的曲线称为回头曲线。回头曲线一般由主曲线和两个副曲线组成。适用场合:三、四级公路越岭线路段,因地形、地质条件等的限制,采用自然展线难以达到要求时,可设置回头曲线。7.回头曲线通天大道——张家界天门山盘山公路,全长不到11公里,海拔却从200米急剧提升至1200多米,多达九十九弯,弯弯紧连,层层叠起,宛若飞龙盘旋,直通天际,使人惊奇震撼,堪称天下第一公路奇观。1.基本型曲线设计与计算(二)

7、平面线形要素组合计算(二)平面线形要素组合计算1.基本型曲线设计与计算(对称形)切线增长值内移值缓和曲线角切线长平曲线长圆曲线长外距切曲差2.曲线主点桩号计算:ZH(桩号)=JD(桩号)-THY(桩号)=ZH(桩号)+lsQZ(桩号)=HZ(桩号)-L/2YH(桩号)=HY(桩号)+LyHZ(桩号)=YH(桩号)+lsJD(桩号)=QZ(桩号)+J/2(二)平面线形要素组合计算第三节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一、定义:是指在满足汽车运动学和动力学要求的前提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