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个人隐私第一课时_粤教版

保护个人隐私第一课时_粤教版

ID:36919436

大小:2.30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5-10

保护个人隐私第一课时_粤教版_第1页
保护个人隐私第一课时_粤教版_第2页
保护个人隐私第一课时_粤教版_第3页
保护个人隐私第一课时_粤教版_第4页
保护个人隐私第一课时_粤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保护个人隐私第一课时_粤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6.3保护个人隐私思想品德八(下)第六单元第三课主题词:个人隐私权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第一课时探究园4、怎样认识家长、老师出于关心和爱护而侵犯子女、学生隐私的行为?情景研讨P43你的个人隐私受到侵害了吗?1、以上家长、老师、同学的行为是否违法?为什么?2、家长、老师出于爱护就可以侵犯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吗?你希望家长、老师怎样做?3、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的现象?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列举生活中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家庭方面如家长翻看日记、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偷看QQ聊天内容,偷听电话等学校方面如同学偷看日记、信件、传播个人信息等社会方面如非

2、法收集他人信息、偷拍、监视器、看病侵权问题等一、个人隐私权1、什么是个人隐私?个人隐私,指个人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如个人某些独特的生理特性、心理活动、日记、电话、信件以及在自己的住宅里从事的个人活动等。构成隐私的两个要件:一为“隐”,二为“私”。“隐”,即隐藏,是当事人不愿公开,不愿让他人介入,或不宜公开,他人不宜介入的事情。“私”即个人之事,与“公”相对应,是指纯粹个人的,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事情。不宜公开,不愿意公开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小米丽丽小雪传播他人隐私是对别人隐私的不尊重,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人人有隐私隐私就

3、是丑事,隐私就是私事,对吗?每个人都有一些属于不宜公开或不愿意公开的私事,尊重他人的隐私,是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也是公民必须遵循的公共生活准则。2、为什么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尊重个人隐私的意义)①每个人都有一些属于不宜公开或不愿意公开的个人私事;②尊重他人的隐私,是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也是公民必须遵循的公共生活准则。火眼金睛警方对犯罪嫌疑人李某的住宅电话进行了监听,发现了犯罪事实。李某认为警方这么做是侵犯他的个人隐私权。李某的想法对不对?为什么?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执法机关依法调查和公开当事人的有关信息,则不属于侵犯公民的隐私权。3、什么是个人隐私

4、权?个人隐私权也叫个人私生活秘密权,是指公民希望隐瞒的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别人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注意:个人隐私权属于公民的人格尊严权需要注意的三个关键点:①希望隐瞒的个人私事②与公共利益无关,不危害社会的③未经本人允许别人不得公开侵害隐私权的表现(1)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计刺探他人的秘密(2)道听途说传播他人的隐私(3)非法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等明辨是非:下列行为是否侵犯公民的隐私权?1、将考试作弊的行为告诉老师2、公开他人日记的内容3、刘某将自己的特殊生活经历写成自传4、借口关心别人而探听别人的隐

5、私5、李某用望远镜窥探对面楼张某的私生活6、小刚深夜偷车,被小强发现报警7、小燕觉得小红这几天很神秘,觉得好奇,就趁小红不在课室,偷看小红的信件。8、网站将其注册会员的照片、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整理成册卖给某信息公司。9、警方对犯罪嫌疑人的住宅电话进行监听。材料1:随着通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被侵犯隐私权的形式,由原来的翻看日记转变为翻看手机短信和QQ聊天内容等等。另外无处不在的摄像探头,对公民进行偷拍监控等侵犯隐私权的现象时有发生。材料2:网站将其注册会员的照片、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整理成册,卖给某信息公司。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6、?科学技术、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人们的社会交往日益密切,我们应该要增强保护自己隐私权的意识。西方有一句谚语:“如果不是你自己向神父忏悔,上帝也无权追究你的隐私。”美国人对隐私非常看重。在美国举行2000年人口普查时,因被认为普查问卷侵犯公民隐私而遭抵制。又如有孩子上大学,有人想从学校了解孩子的成绩及选修课程,学校会以保护孩子隐私为理由而拒绝提供。你认为西方人是怎样看待隐私权的?他们为什么对隐私权如此重视?4、为什么要保护个人隐私权?(保护个人隐私权的意义)①个人隐私权是衡量一个国家个人地位和尊严的重要标志。②在现代社会里,人们社会交往的范围不断扩

7、大、交往程度日益加深,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越来越发达,人们保护自己隐私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案例:小雪最近上网看到一则消息:某影视红星的年收入和婚恋状况未经本人同意被刊登在某晚报上。这位明星阅读后认为该报社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1、报纸应不应该在个人的私生活上做文章?2、该报社行为有否侵权?侵犯什么权?提示:1、一般而言,个人收入、婚恋状况属于个人隐私,报纸不应该在个人的私生活上做文章。2、但是明星的年收入涉及社会分配和纳税问题,已不属于个人隐私,报社有权披露,因此报道明星的收入是合法的。3、至于明星的婚恋状况只要不违背法律和道德问题,纯属个人隐私,报

8、社报道婚恋状况侵犯了隐私权。二、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1、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法律法规:宪法、民法通则、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邮政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