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裂改造技术在低渗透中高含水油田的研究与应用

压裂改造技术在低渗透中高含水油田的研究与应用

ID:36920955

大小:14.10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5-11

压裂改造技术在低渗透中高含水油田的研究与应用_第1页
压裂改造技术在低渗透中高含水油田的研究与应用_第2页
压裂改造技术在低渗透中高含水油田的研究与应用_第3页
压裂改造技术在低渗透中高含水油田的研究与应用_第4页
压裂改造技术在低渗透中高含水油田的研究与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压裂改造技术在低渗透中高含水油田的研究与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压裂改造技术在低渗透中高含水油田的研究与应用一、前言二、某油田低渗储层特点三、压裂改造技术优化研究与应用四、认识及结论前言某油田经过近40年开采,目前多数区块已经进入中、高含水开发阶段,尤其针对低渗透储层,随着油田深入开发,产量下降、含水上升是该类储层面临的严峻现实,压裂改造作为油田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已众所周知,但是,已有资料表明,随着主力油层水淹程度的提高,水淹层渗透率增加,使得高低渗透层间的差异加大,层间矛盾突出。对于这类断块进行压裂增产时,是否会引起含水急剧上升而影响油井正常生产是要面对的关键问题

2、。一、前言二、某油田低渗储层特点三、压裂改造技术优化研究与应用四、认识及结论某油田低渗储层特点某油田目前所属的26个开发单元中,低渗透储量占有较大比重,根据初步统计,地质储量3277×104t,占全油田总地质储量的5.0%左右,主要包括某南部高敏感性低渗储层、孔南孔二段低孔低渗储层、周青庄沙三低孔低渗薄互层储层、马西深层低渗透储层等。42979.6万吨386万吨2000某油田低渗储层特点1.1某南部高敏感性低渗储层由于区块规模小,断块复杂,埋藏深度2500-3600m之间,水敏严重,同时油层薄,油水层发

3、育。因此要求压裂液要充分考虑和储层的配伍性以及储层改造技术的裂缝高度控制、压裂液降滤失、及时彻底返排等措施。该类储层1983年投入开发,已累计产油1748×104t,综合含水59.02%。中-强水敏Ki/KL(%)矿化度(mg/L)某孔南高敏感性低渗透储层分布面积广,到2004年已探明未开发的石油储量2279×104t,含油面积10.9km2,主要分布在枣园、王官屯、小集油田。主力油组为砂岩储层,厚度在160-200m之间,有效孔隙度13.5%。平均渗透率为10.0-108×10-3um2左右,属低渗-

4、特低渗透油藏。某油田低渗透油田特征1.2孔南孔二段低孔低渗储层孔二段油藏埋藏深度从枣园-王官屯-舍女寺逐渐加深,范围从2120.0-3755.0m不等,油层较厚,油井具有长井段、薄互层特征。孔隙度范围13.0-24.0%,渗透率范围1.17-126.0×10-3μm2,储层物性从北至南逐渐变差。原油物性一般,属于中等原油物性储层。油藏压力属正常压力系统。压力系数1.0左右。孔二段低渗透储层原油物性变化大,有的区块原油物性高达(800C)3000mpa.s,这种重质稠油特征对压裂效果又很大的影响,另外油层

5、也具有薄互层特点。因此对压裂液的选择要考虑对原油的降粘,以提高原油在裂缝中的流动性;同时根据已经实施的油井压裂效果分析,孔二段油组压裂加砂强度和压裂规模的增加对提高油井压裂效果具有明显的作用。该类储层1985年投入开发,已累计产油1534×104t,综合含水64.02%。官39-65官39-73官40-76官39-75孔二12小层3小层4小层5小层1小层孔二243m/14层37.5m/10层29.5m/13层32.2m/15层官984断块地层对比图某油田低渗透油田特征1.3周青庄沙三低孔低渗薄互层储层原

6、油性质属轻质低粘低凝油。原油密度平均为0.8357g/cm3,粘度3.26mPa.s,凝固点23℃,含蜡8.11%,胶质沥青质8.4%。温度压力系统:温度梯度为3.4℃/100m,地层压力系数0.99-1.14,属正常温度、压力系统。周青庄沙三油组岩性致密,渗透率低,非均质严重,泥岩夹层薄,泥质含量高,储层压力低,压后排液困难,产量递减快。周青庄下第三系沙三段地层主要岩性为深灰色泥岩与灰色细砂岩呈不等厚互层。孔隙度13.6%,平均渗透率22.3×10-3μm2左右,平均泥质含量11.7%,油层为低孔低渗

7、油藏。周青庄沙三段井位图某油田低渗透油田特征1.4马西深层低渗透储层马西深层油藏埋深3786-4031m,含油面积为9.0km2,石油地质储量为712×104t,平均孔隙度为13.9%,平均空气渗透率为7.6×10-3um2。由于油层埋藏深,地层温度和压力高,平均油层温度为149℃,油层原始地层压力为56.78MPa,压力系数为1.473。1978年投入开发,已累计产油248×104t,综合含水79.35%,采出程度36.6%。马西深层开发区构造井位图(板Ⅲ油组顶界)一、前言二、某油田低渗储层特点三、压

8、裂改造技术优化研究与应用四、认识及结论某油田压裂改造技术优化研究与应用◆中高含水油田的整体压裂改造技术某油田的整体压裂工艺技术是从油田区块为单元,提高整体开发效果,应用适用的压裂工艺对油水井实施压裂改造,主要包括:油井压裂改善地层渗流条件,注水井压裂提高注水量根据地应力方位、储层物性及地下油水关系等,优化压裂参数,改善平面采注关系采用分选压工艺,改善层间矛盾根据压后油井供液能力的变化,优化生产压差,选择合理的举升方式,充分发挥压裂效果某油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