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考试说明解读政治

安徽考试说明解读政治

ID:36926164

大小:573.00 KB

页数:149页

时间:2019-05-11

安徽考试说明解读政治_第1页
安徽考试说明解读政治_第2页
安徽考试说明解读政治_第3页
安徽考试说明解读政治_第4页
安徽考试说明解读政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考试说明解读政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文综政治复习研讨安徽高考文综政治研讨高考试题分析研究考纲复习建议关注热点一、试题中四个必修模块分值比例(共100分)选择题(44分)非选择题(56分)总分经济生活1、2、3题(12分)37题(1)38题(2)(16分)28分政治生活4、5、6题(12分)37题(2)(12分)24分文化生活8、9题(8分)38题(1)(12分)20分生活与哲学7、10、11题(12分)37题(3)38题(3)(16分)28分二、试题涉及四个必修模块考查知识点《经济生活》中考查了如下一些知识点:商品流通过程中第一环节的实现条件;投资理财方式的风险排序;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影响消

2、费的因素(收入、收入差距的大小对消费的影响等);财政在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的作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同时涉及到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相关知识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节约型与创新型国家,缩小地区差距共建和谐社会等内容)。1.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说明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品。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3、D.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分析:试题背景取自教材中引用的马克思经典语录,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及其职能”等知识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能否实现从商品到货币的转化对商品生产者至关重要,因为只有这样商品的价值才能实现,商品生产才能正常进行。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要实现商品的价值,商品生产者就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A项正确;如果商品不能转化为货币(即卖不出去),商品的价值没有实现,其使用价值没有失去,B项错误;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C项错误;物物交

4、换是直接的商品交换,不需要货币作为媒介,D项错误。2.风险性是居民投资理财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下列投资理财产品的风险性从低到高排序,正确的是 ①金融债劵 ②企业债券  ③国债   ④股票A.①③②④B.③①②④C.④①③②D.②④①③分析:试题取材考生家庭生活实际,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投资收益与风险”、“股票”、“债券”等知识对家庭理财产品的风险性大小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股票是高风险、高收益同在的投资方式,债券是稳健的投资方式,因此,债券的风险总体上小于股票。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的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其中,国债以中央政府的信誉担保、以税

5、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因此风险最小;企业债券以企业自身的经营利润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而企业利润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风险较大;金融债券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与企业债券相比,违约风险较小,但高于国债。故题中理财产品的风险性从小到大的正确排序是③①②④,正确选项为B。3.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是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A.44000元26000元B.36000元19000元C.49000元

6、21000元D.44000元11000元分析:试题取材考生家庭生活实际,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分配制度”的相关知识分析和解答问题的能力。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去年李某的家庭收入构成中,李某作为国企员工,其工资和奖金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其专利转让收入则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其妻开的杂货店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其房屋出租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故正确选项为D。37.(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政府为了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保障人民生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三农”工

7、作,增加农民收入;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1)运用收入影响消费的知识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现象。(8分)参考答案:(1)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长率的变化影响其消费实际增长率的变化。收入预期影响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总体高于其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农村则相反,原因之一在于城镇居民收入预期高于农村居民收入预期。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城乡居民收入存在一定差距也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分析:试题取材社会热点,材料一以表格的方式反映某市

8、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长率变化,材料二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